要费一番周折。
届时这朝堂又该是一片乱象。
内阁加紧了时间,重新商议定案之后,第二日朝会就上呈了皇帝。
皇上看过之后,又拿给殷怀玺过目。
殷怀玺没有意见,当朝谢了恩。
此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三日后,皇上亲下了诏书,昭告天下:“朕贵天子,临朝三十余年矣,承祖德之功治,高宗之遗训,谨奉朝纲法纪,治我大周之广博。”
“修兵甲,镇外族邦夷,有功社稷;”
“纳贤才,治大周中兴之局面,有功黎民;”
“立社稷,严以宗亲苛政专权,有功宗祖;”
“缓刑罚,重吏治,赦天下,使冤情得以昭雪,冤案得翻查,有功吏治;”
“薄赋敛,鼓励耕种,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体恤民情,功在千秋;
“不纳色,在位三十余年,空置后宫,减中宫之银,治理天下,功在德行;”
“……”
扬扬洒洒一篇诏文,前头是皇上登基之后,仁功德治,之后才提及了幽王一案。
“然,国用之浩繁,兵晌不足,朕有失查之错;”
“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层层相护,致定北王受奸党迫害,蒙不白之冤,朕有失治、失查、失德之错;”
“定北王殷厉行文德武功……”
后面长篇大章,尽述了定北王殷厉行的德行功绩,还有他生平数场大规模全胜战役,字字句句溢美专德。
“……遂,复殷厉行宗庙,追封殷厉行【一字并肩王】,号周厉王,生不能与朕,共享天命之贵,死与朕同享江山之社稷,与朕比肩矣。”
“朕,特此以昭天下,以慰周厉王之英灵,彰周厉王之德,勉励群臣,忠君治国,顺黎民之苦,钦此!”
长达六尺(两米左右)的诏书,经宣读之后,张榜到了长安门。
相关的文书,也经由朝廷,发放到全国各州府县衙,命各州府官员们宣读、张榜,昭告于天下万民。
皇上当朝下旨:“原威宁侯,现宁远侯,与长兴侯伙同一气,欺上瞒下,窃周厉王和世子殷怀玺战功,瞒报军情,罪犯欺君。”
宁远伯跪在地上,身体抖得跟筛糠,却是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题外话------
就目前出土的,以及民间发现的圣旨,长度基本上在两米左右,假造圣旨,是不可能存在。
首先古代皇上,基本没有当朝下旨的,都是先传了口谕,然后圣旨会在十日内下达,为什么呢?
从下了口谕开始,圣旨从制造到完成,要经过三十几个繁琐的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负责人,检查无误之后,才会送到下一个检查机构,哪一个步骤出了错,都有相关的人,承担责任。
这已经最大机率,保证了圣旨的真实。
当然了,为了防止假传圣旨,圣旨的第一个字,奉天承运的“奉”字,是根据当天的星象,天气等各种因素的位置变化确认,所以没有一张圣旨上的“奉”字,是一样的。
而这种机密是掌握在皇家掌权者手里,没有继位,根本不可能知道。
还有就是圣旨的材料,是有严格的管控标准,专门供给皇族,规格,工艺、原材料都有极大的限制,不可能模仿。
差之亳里,失之千里,没有一张假冒的圣旨,能逃得过管控圣旨机构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