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了,总督很难彻底治理。 这时候,把山西和绥远一起组合为晋绥地区,这不是皇帝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计划好的。 晋绥总督的设立,不仅可以方便草原贸易往来,到时候更是可以借用晋兵镇压叛乱。 移民屯田什么的,也是更加方便。 除此以外,皇帝决定还新设云贵总督,两广总督。 云、贵不用说,两省都比较贫穷,穷山恶水,合一起也好镇压。 两广总督则不在于广东,而在于广西。 广西的瑶、垌等土司较多,人多地少,治理难度极高,上千年来不知道多少叛乱。 用广东的钱财去镇抚广西,这是非常合适的。 朱谊汐想起清末的那么多总督,不得不说其中的政治智慧是极高的。 还有的就是闽浙总督,一个穷,一个有钱,互相填补;陕甘总督,一个人少,一个人多。 四川总督,专门负责西南土司和高原地区,在这里设个总督也是有必要的,方便调集财力物力出兵高原。 朱谊汐暂时对闽浙总督、四川总督不感兴趣。 福建有台湾泄人洪,西南有康国、卫藏国互咬暂时不打紧。 等等,陕甘总督倒是有必要的,只不过还要添加为陕甘宁总督。 这三地各有缺陷,确实需要紧密联系。 至于为何不怕总督割据一方? 那是因为各省还有巡抚、布政使等官,官阶相差不大,总督并不是他们的直接上下级。 而总督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军队协调,能够及时的镇压叛乱。 孙长舟把皇帝带回了北京,距离会试开始只有三天时间了。 会试三场,每场三天。 绍武初年持续的科举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贯彻到了乡试,只有童子试还在沿用旧例,只考八股。 在新式科举下,会试依旧是三天,三场,考试的内容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在之前,主考官、同考官,需要一起阅览三场试卷,加一起数万份,上千万字,可谓是昼夜不休。 但如今,主考官只是监考,拾缺补漏,而同考官则分成三支,分别阅览三场考试。 也是如此,同考官的数量,增加到了三十人,每场十人。 与此同时,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则由八部之中抽取,属于随机式的,绝难作弊。 在考试内容上,则进行了大范围的更新。 第一场,考的策论三篇,诗、词各一篇,必须要用到八股文格式,这是与旧时一样的。 除了八股文标准化,且较为公平外,更重要的是八股文格式是大明的公文。 皇帝的圣旨,地方的公文,都要用八股文来撰写。 绍武朝的八股,最大的特色在于有了标点符号。 以往的考官审文,并不是说看完之后就直接来个准或者否,还是要进行句读的,这带来的阅读难度是极高的。 有了标点符号之后,八股文阅卷就更简单了,时间缩短了一半不止。 阅卷的规则添加了一条:标点错误两个及以上,则直接淘汰。 第二场,则考的是法律和经文,以及历史,常识等。 可以将其比作明经,需要进行填空,默写,考验的是记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