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答应,不然远方就传来了喊声。 “侯兄,侯兄——” 侯方域抬目一瞧,两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在一群仆人的簇拥下,对着自己打招呼。 “抱歉,有人来接我了。” 小个子只能失望而回。 一旁,徐文爵见此,则笑道:“侯兄,南京再会。” “南京再会。” 侯方域目睹徐文爵一家大摇大摆而走,然后在一队马车的迎接下,神气十足的离去。 见此,他不由得心生感慨,不愧是三百年的魏国公府,底蕴不浅啊! 而这时候,他见到了冒襄和方以智二人,不由得感慨万分,然后又苦笑不止。 冒襄,字辟疆,自号巢民,中年发福之后,两腮多有肥肉,本来匀称的身躯显得格外的臃肿,但笑嘻嘻的,不见忧愁。 成了贡生后,授推官不就,一直游山玩水,吟诗作乐,倒是躲过了当年的迁徙之事。 而精瘦,双目散发着光芒的,则是方以智,安徽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崇祯十三年进士,福王监国时得罪马士英、阮大铖,故而奔走南海。 谁知道因祸得福,绍武朝时为官,已官至松江知府,正好来迎他。 “徐家虽然落魄,但北京的定国府同气连枝,到底是一家人,当年徐国公(徐允祯)也不知是投降被杀,还是战乱被杀,但朝廷总是安抚旧臣的,所以依旧是公爵。” 见到几人的目光都在徐家身上,方以智则解释道:“如今,朝堂上,前朝公爵,只有黔国公和定国公二支了。” “到底是一家人。”冒襄则拎起扇子,展开一副山水图,笑着说道:“定国公若是不照顾魏国公一家,怕是要被朝堂之上的文臣们弹劾了。” “就连皇帝,怕是也心生不喜。” 侯方域点点头:“刻薄寡恩之人,谁也不喜欢。” “走,我预备了马车,你我朋友,不必客气。” 冒襄牵着其手,一同登上马车。 而方以智则笑了笑,没有多言语。 所谓的四公子,多以文学而论,冒襄性格开朗,好交友,而方以智则沉默居多,为人倒是孤僻了些。 很快,一场洗风尘的宴席就展开了。 侯方域谈起了云南事,谈起了钱谦益之死,但被问及自己困境后,他反而豁达道:“困窘虽有,但不如老杜之苦,唯有思乡之情,最是难抑。” 言罢,问及了两人事。 冒襄则潇洒道:“你是知道我的,天生不爱做官,整日里谈笑风生,酒宴玩乐,快活了一辈子了,也不亏。” 说着,他指了指方以智道:“这位方密之,从北京逃到了南京,然后又逃到了福建,颠簸了许久,终于再次入了官场,平步青云,已经是松江知府了。” 方以智笑了笑:“官场步步惊心,反倒是不如你快活。” “对了,松江如此繁华,看来方兄立下大功了。”侯方域称赞道:“刚下船,我几以为到了泉州,亦或者南京码头呢!” “松江府,有了一座海关。” 方以智笑着摇摇头,说道:“因为这座海关,松江府的棉布,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北方各省,以及朝鲜、日本。” “海关?”侯方域一愣,这是个新词,但也是个旧词。 对于他来说,待在云南十余年,海关只闻其名,不见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