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冉定关外的一处驻地。
罗景瞧了瞧手上这封都护府士兵接下来的安排计划,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幽幽叹了一口气。
早在刘昭回京之前,便曾告诉过他西征军接下来的安排,大战打完了,军队自然也不能过于闲置。
按照刘昭的安排,士兵们每天训练量可以减少一些,将腾出的时间用来看书识字,关于教书先生的问题,他已经雇佣了不少过去了,很快就能到。
冉定这块地儿上,本来就没多少个正儿八经的教书先生,因此刘昭也只得从京城与周边大费周章地出钱请人过去。
起初这些教书先生还有些不乐意,毕竟边关地处偏远,路途还有些危险,他们宁愿不赚这钱也不想冒这些风险。
但在知道委托人是昭王的时候,这些教书先生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立即向刘昭请缨奔赴边关,甚至可以不要钱,那一日刘昭在面对这些好不容易招揽来的先生们,都感到有些诧异。
双方的见面便是在刘昭筹备的那座学塾之中,就算是刘昭,都没想到事情远远超乎他的预料。
那一日,怡然宁静的学塾内,涌入了接近五十位
的教书先生,并且大多都是白发苍苍、年老的模样。
当时刘昭见此便是震惊了,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来响应他的请求,甚至他为此感到困惑不已。
彼时,便有一名老者站了出来,朝他肃容道:“昭王与诸多将士在前线浴血厮杀,我辈读书人,虽有杀敌报国之心,奈何身躯早已老朽不堪,如今昭王给了我等这个机会,我等自当效劳!”
刘昭拧了拧眉,沉声道:“诸位先生,此行路途遥远,恐老先生们无法承受,还望三思。”
一名虽年老却精神头颇好的老人则是站出来,摆了摆手道:“昭王何出此言?早在我等来此之前,便已经考虑好了这些,路途虽远,但我辈读书人,哪个不是奉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身子骨健朗着呢!”
刘昭闻言苦笑,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大周朝虽人才济济,可这些拥有宝贵知识,并且愿意将之传授出去而不敝帚自珍的,尚且还是少数。
而现在,足足四十八人响应了他的请求,俱是满腹经纶、才富五车的读书人。
最后,刘昭在与其进行过友好的交流之后,只得安排好护送
这支未来西征军的先生队伍,将其送走了。
因其车队中多是老人,刘昭也吩咐车队行进不用快,以稳为主。另一边,西征军也在数十里外提前准备好了接应的队伍,等待他们的到来。
说实话,刘昭最开始设想的,能请来有十来位教书先生,便算是成功了,但却未曾想到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前来…
边关的罗景,最初在瞧见其上密密麻麻的名单之后,也是吃了一惊。
读书人很稀有,这是事实,但有资格教书育人的读书人,更是百里挑一,当下那边一口气找来近五十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过来,让罗景都心里寻思着,自家老大是不是把京城的先生都给绑了过来了?
只不过刘昭对西征军如此重视,也让罗景松了一口气。
西征军本就是来自各地各府精锐组成的一支队伍,士兵的文化水准也参差不齐,甚至大部分都不识字,刘昭能这么做,于西征军来说自然是好事,将士们虽然对学习一事感到头疼,但却也不抵触。
毕竟,在这个年代,读书仍旧是一件奢侈的事,军中士卒也多少贫寒出身,他们的将军大费周章地为他们安排这
个,他们自然不会让其失望。
至于关内西城区被安置在那的海外来客,罗景则是依照刘昭的吩咐,一直与他们互不干扰,除却偶尔送一些粮食过去之外,双方便没有过多交流,而海外来客也是乐得如此,毕竟双方语言不通,交流起来着实麻烦。
西城区的院内,刚巡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