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第四百零三章 以(理)服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三章 以(理)服人(2 / 4)

的这铁面无私,更增添了这些文人士子对于刘备政府的信任。

几番观察之下,已经有许多文人士子想要投身于扬州的建设,愿意在这里寻找一个机会。

随着聚集在京口内的儒生越来越多,思想的碰撞自然也难免的绽放开来。

一开始各家流派互相激烈的争辩也就罢了。

可渐渐的,北固山上的大书院将在重阳日开放,一个叫董良的大学问家将会在这一天登台讲学的消息流传开来。

一开始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是哪个学问,大家到后来慢慢一打听,才知道董良只不过区区一个十八少年。

这一下可就闹出来了轩然大波。

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有什么资格在这儿能容纳三千人的大书院登台讲学?

再一打听这个人,师门是哪里的?搞什么流派?研究哪一本经典?却没有半点消息。

这个人究竟搞出来了什么学术成果也没有消息。

这自然就引起了这些徐州、荆州、扬州儒生的怀疑。

再一打听,这董良原来是个大官,手底下握有重兵,就是他首先拿下了会稽郡,迫使孙权投降。

而且听说他已经和刘备的女儿互相交换了年庚名帖,正准备要谈婚论嫁。

这一下,关于董良有没有资格登台讲学的讨论就更加的激烈了。很多人都开始怀疑他是一个关系户。

本来就有文人相轻的毛病,这自然让这些人更加的义愤。认为让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登台讲学,是对天下文人的不尊重,是被这能容纳三千人共同学习生活的大书院的污染。

不过街道上并不是只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

有荆州来的儒生与豫章毗邻的地方,多少知道一些董良的功绩,自然说法就客观公正一些。

豫章治理得确实不错,欣欣向荣的一片景象,而领头的就有董良,这自然算是董良的政绩。

对于董良的探讨爆发最激烈冲突是当豫章的学生来到了京口。

董良和刘备、诸葛亮他们在这京口搞出来一个大书院,自然不能忘记在豫章培养了那么多人才。

那些人已经经历了一轮的培养,无论是他们的学问基础,还是他们对于刘备的向心力,都要胜过这些其他地方来的文人,自然要优先的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深造。

所以就用大船一批批的将当地的学生,一些处于轮换期的官吏运了过来。

这些人许多是和董良有过真正的相处过的,有些是因为董良开放的科举政策而提拔上来的寒门士子,有些则是因为豫章百姓们的日子欣欣向荣,而对董良的治理心悦诚服的。

还有等等许多明里暗里接受过董良发动政策的一些好处的。

这些人在大街上,自然不愿意听那许多什么都不知道的文人胡乱的对董良的讨论和批评怀疑。

自然也就自觉的开始维护起董良的名声,将董良的政绩以及一些学问一桩桩一件件的讲给这些人听。

可一种观点的出现,自然是一些人能接受,一些人不能接受。

他们对于董良说的好话,自然有许多客观的文人愿意听,也有一些偏激的儒生和学子,则开始进行更激烈的怀疑。

有的人怀疑董良那些政绩都是假的,因为他的未婚妻是刘备的女儿而故意给他刷的政绩。

有些人则干脆的认为这些从豫章来的文人不客观,他们拿了刘备的好处,属于被收买的水军。

还有的人则干脆的认为,这些人只是单纯的想要跪舔刘备和董良是在趋炎附势,故意的在这大街上帮人家说话进行邀宠。

这样一来,矛盾瞬间冲突的激烈了。

这不仅仅是对于刘备和董良的侮辱,也是对这些说好话的文人的侮辱。

这自然就是一番唇枪舌战。

可总有那搅屎棍和茅坑里的石头是又臭又硬,根本讲不通嘴巴还恶心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