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道。
“有,播种的太早,秧苗的生长时间太长了,会提早到抽节,这都是不利于插秧的。而且稻苗的生长情况也有差异。”
董良反翻着手里的稻苗,想了想道:“也不用都等到明年才能对比情况。你们把本县的稻苗生长中的基本情况记录好。”
“再向南边的县要他们的记录,北边的也要,大家互相分享一下情报嘛!对比一下,看看那些是变量,大家的生长条件有哪些差异,稻苗生长情况有哪些差异,就可以得出来一部分经验用到第二季稻上了。”
董良翻看了几块田,拔出来两株长度差异很大的苗。
“这样的稻苗,我想他们种到地里,成熟的时间一定会不一样的。这样应该会影响粮食成熟时候的收割,会延迟成熟时间和粮食质量。”
“你们耕种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尽量做出区分。”
这样的秧苗董良是从以前自己的小麦种植经验里得到的。
虽然小麦不用育苗,但是有一些杂株在里面成熟情况不一样,就会导致一部分熟了,一部分还发青。
收割的话,青的会腐烂难以保存。
但是不收割又会延误农时,并且已经成熟的小麦留下地里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万一有点雨水落下,就是导致发芽减产。
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董良四周看了一圈,把自己能看出来的问题说了一遍。
再多自己就无能为力了。
和王朴一起走到外面,又问道:“你们看这些秧苗的生长情况,什么时候可以移栽道耕地里,我起初预测二十天左右的育苗期,不知道是否有出入?”
王朴回答道:“出入不大,看如今的生长情况,六七天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董良道:“那好,你们要注意提前告诉农户。如今耕地的开垦已经进行大半月了,基本上耕地已经开垦完毕了,只等你们这边的消息,就可以通知大伙进行放水了。”
水田也是需要进行耕地的。先进行翻土施肥,围好田垄再放水覆盖!
因为这是第一次进行耕作。
很多耕地都是除此开垦。
种植条件并不好。
而董良后世的南方地区的水稻土,就是南方的人民多年耕作,日复一日的进行耕地改良培育出的水稻土,这种土不像是黄土和黑土天然存在的。
这样的工作当然是任重而道远。
最关键的是董良也不懂水稻的具体种植操作。
而相比于已经成熟的旱作制度,水田种植技术还是要落后的。
更何况这豫章还是一块未曾开发的土地。
而董良他要带头实验的还是三熟制度。
所以一切都要实验。
董良不是学理的,虽然大学成为了一名理科生,但是高中一直是文科,而大学的科目也只是因为被划分到了理学,事实上什么物理化学实验是一概没有的。
因此很多技术董良只是有个概念不懂怎么去做。
而实验这种研究利器,董良也不会。
董良只知道控制变量去分析研究。
只能让手下人去一步步的从最原始的去探索,但是无法像别的穿越同胞一样,直接把科学技术哪来就用。
年少的董良也曾经为自己的穿越做过准备,背过武功秘籍,搜集过穿越者必背技能。
知道要炼钢铁,提纯精盐,制糖,烧玻璃,制肥皂,练兵……
但是大多数都是简单的理论环节。
虽然因为中二病确实尝试背过,但是终究是时间一长就给忘记了。
只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可惜董良想过去准备,其实没真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