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吹了一天的风,到了夜里却格外静谧,仿佛一切都沉睡了。
等次日推开门,昨夜的功绩便尽显眼前,银装素裹,千里一色。
李翠喜咂摸了两句冷,然后一头钻进灶房看她的鸡有没有被冻死,那可是赵家仅有的家禽。
赵凌风招呼赵老四一块儿出门铲雪,尤其是房顶上,赵家是土屋,而且年岁已久,算不得多结实,雪太厚容易塌,赵凌风可不想被雪给压死。
赵老四不肯上屋顶,指使赵凌风去,说他铲院里的雪。
赵凌风也没强求,只让赵禾姐弟两来给他扶楼梯,赵老四毕竟不年轻了,硬逼着他上去万一出点什么事,最后自己也要跟着遭罪,不划算。
这场雪不算多大,但整整下了三日才停。
东石村也寂静了三日,都窝在家里睡觉烤火,只剩村里养的几条狗不怕冷地满村晃荡。
赵凌风倒是没闲着,每日在家琢磨棒棒糖新口味,果子是全算上了,拢共就四种,梨子、橘子、茅梨、山楂;再加上抹茶、香芋、麦香和红豆、薄荷。也是很不容易才凑齐十种味道。
赵凌风这三天全在研究配比了。
软糖他放心放手让人去做,但要走高端路线的棒棒糖他却还在犹豫。
距离腊八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他自己辛苦点再加上李翠喜他们帮忙倒也来得及,只要配比好,就是倒模具等干的活儿,并不难。
但这很耽误他做其他事,比如卖卖豆制品什么的。
他甚至还想搞点腊味熏着,这东西过年是没多少人稀罕,可等开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些能传承几百上千年的吃食,总有他们无可替代的魅力。
不过赵家今年没养猪,他就算做也做不了多少,明年还是多养两头猪,自己吃肉方便,拿来做腊味也方便。
他这头心里算盘着赚钱的事,另一边的曹二公子已经带着那一千盒软糖回县城了,此刻的县城有许多人在翘首以盼曹家二公子归家。
起因自然是因为今年的这场初雪。
县令大人设宴请了县内富户和秀才们,商量今年布施一事。
这也算历年来的规矩,冬天往往是伴随着大雪一起的,底下贫苦的百姓有吃不饱的也有穿不暖的,还有因为大雪无家可归的,每年冬天的死伤人数关系到县令的政绩,所以早早就需筹备起来。
县令发动城内的富户们捐财捐物,等用得上了就拨给下头百姓,当然,用不上,那自然就是孝敬县令的。
县令拿了孝敬,来年也不会过多为难商户,舍财消灾,商户们也习以为常。
今年的初雪来时,梅花也正开,县令把富户们聚一块儿,县令夫人也借赏雪赏梅的由头请了富户家中女眷。
而这次的宴席上多了道她们从未见过的吃食,称之为琉璃糖。
这琉璃糖糖如其名,色如琉璃,颜色各异,用手指拿着看还能透光,吃着弹牙,味道香甜而不腻,更别提样式还十分精巧了。
一下就入了诸位女眷的眼,尤其是些年岁不大正是嗜糖的小姑娘小哥儿。
这次的赏雪宴比从前热闹的多,也叫县令夫人大大长脸,毕竟如今这琉璃糖就她手里有,当真是独一份的尊贵。
县令夫人心有盘算,想把琉璃糖的生意抓在手,是以谁都没打听到这糖从何处来。
不过这事也并非完全密不透风,毕竟曹家当日可是把放去点心铺子卖过的,虽说买到的人少,但这糖如此与众不同,买到的人自是忍不住要与亲朋好友炫耀,所以消息并不算难打听。
只是没人会蠢到与县令夫人作对,明面上都当做不知,暗中却是派人早早就在城门口候着曹家人了。
见县令夫人闭口不言是从何处买的糖他们便知道这琉璃糖的生意旁人掺和不了,他们也没想同县令夫人争,只是想先下手多买点。
有时争先后争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