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修神色恍惚, 似在回忆什么,兀自轻声倾诉着:
“勃拉姆斯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写一首交响曲——像贝多芬一样创作出一首伟大的交响曲。
“但是, 完成这个梦想背后要承受的压力太巨大了, 写交响曲并不容易, 他真的能像贝多芬一样写出经典的交响曲吗?他既没有名气, 也没有资历,没有人气和听众, 而且太过年轻,所以他非常的谨慎——
“他的第一号交响曲, 从十七岁热血青年时开始草稿,直到创作完成的那一年, 他已经是不惑之年的大叔了。
“一部作品, 历时二十多年, 勃拉姆斯经历了很多很多的波折——
“这就是我刚才想到的,也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
“——在创作过程中,二十多年, 勃拉姆斯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
“比如说,他曾经打算写另外一部交响曲, 结果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改写成了一首钢琴协奏曲,就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Op.15)。
“然而,这个作品在德国发表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居然嘘声一片,这让年轻的勃拉姆斯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在创作上更加的不自由。
“还有他的《D大调第一小夜曲》(Op.11),这是一部类似于交响曲的大规模管弦乐曲——是的, ‘类似于’交响曲,迫于压力与重重阻碍,他根本不敢创作真正的交响曲,也不敢赋予它‘交响曲’这个称号。”
容修拿出手机,调出了这部作品,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开头,接着说:
“这是勃拉姆斯正式发表的第一部管弦作品,他没有把它写得像交响曲一样严肃又沉重,也可以说,他不敢,而是经过了修改,改成为了更像轻松乡村舞曲的小夜曲,听起来有一种类似于海顿、莫扎特的小夜曲一样轻松幽默的感觉。
“但是,这些修改,却掩盖不住他的野心,梦想是压制不住的——
“整部作品当中,有很多地方,他用富丽堂皇的合奏,暗示了这部作品并不是一首寻常的、普通意义上的小夜曲;
“除了海顿和莫扎特,我们还能从作品中听到贝多芬、舒伯特,还有他的老师舒曼的交响曲特点……”
说到这,容修笑了下,咕哝了一句“扯远了”,对镜头说:
“关于勃拉姆斯作品中更多像贝多芬、莫扎特的细节,过两天我抽空开个直播讲给大家。刚才我之所以说那些,是因为从勃拉姆斯身上想到的——”
停顿了片刻,容修对顾劲臣笑了下,然后垂下眸子沉默两秒,轻轻地、妥协般地点了点头。
指尖捻着小骰子,做了什么决定般地,容修总结道:
“是的,没有人是自由的,大家都一样,没什么可抱怨的;不能如愿以偿,这不要紧,只要继续朝理想目标前进就行了,这就是我想说的——即使是舒曼所称赞的‘音乐救星’勃拉姆斯,也是用了二十年才摆脱了桎梏和压力,最终成为了他自己。”
在场众人:“……”
果然如此。
老大果然不仅仅是在分享音乐故事啊。
当乐队不自由,创作不自由,就连坐个车也不自由的时候,容修想到了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
顾劲臣也明白容修想对他说什么。
于团队,是分享,是倾诉,也是自省与鼓励。
更是激励大家在压力与妥协之中继续前行的动力。
而于顾劲臣……
抛却“音乐”和“交通工具”,顾劲臣从容修的话外之音听到了更多。
当自己无法满足爱人的期许,看到容修眼中落寞、黯淡的那一刻,顾劲臣心疼到难以呼吸。
是的,他们都在拼命忍耐、蛰伏着,等待着能够真正地做自己、天空海阔的那一天。
就在这时候,容修低喃了一句:
“不过,说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