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皇宫之后,元仙儿与萧辞尔辞行,坐上了回元府的马车。
刚回到元家,何娴便将元仙儿叫去了正厅。
正厅中坐着许多人,元伯老,元山镜,何娴,以及两人的儿子元桃言,元成蹊;甚至还有济生阁的三位位高权重的师兄。
元仙儿进了正厅,微微欠身行礼:“见过祖父,二叔,叔母,李师兄,言师兄,贾师兄,”
元伯老今日明显心情不错,他挥了挥手示意元仙儿坐下。
元伯老:“仙儿,你如今已十七了,过去你性子不羁,爱好游历天下治病救人,我也没有拦你,但你身边和你同龄的女子早已嫁娶生子,你却还像个小孩子一般到处跑,作为元家嫡女,实在不宜。”
元仙儿知道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难怪太子特意派人护送她回京,但却不知道自己的小白花已经被他的暗卫采了。
元仙儿:“那爷爷何意?”
元伯老咳了一声,何娴赶紧会意接了过去。
何娴:“仙儿,皇上有意赐婚于你和太子,这对元家来说可是莫大的好事儿!”
元仙儿不屑地撇了撇嘴:“对我呢?”
“什么?”
元仙儿端起桌边的茶水,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孙女斗胆问爷爷一句,嫁给了太子,孙女儿还能出这皇宫吗?”
元伯老:“嫁给太子,你便是太子妃了,堂堂太子妃又怎可像你以前一样大街小巷的乱窜!”
元仙儿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手:“那仙儿这一身医术又当和解?便要藏锋,烂在后宫?怕是连拿一根银针都会被人猜是不是对太子有祸害之心?”
元伯老气得眼睛一白。
一旁的济生阁李师兄说道:“仙儿贵有医仙美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仙儿也不必担心你嫁给太子殿下之后无人游历民间济世救民,济生阁如此多学医之人,自然有人将济生阁之名远扬。”
李师兄倒是毫不留情,话意都快怼到元仙儿脸上了:你元仙儿是医仙没有错,你医术有多高明也罢,但纵使你再强,嘴上说着如何悬壶济世,仅凭你一人又如何能救天下之人?而济生阁如此庞大的医阁便可以做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我三岁学医,从小泡在药罐子里长大,亲尝无数本草,看遍天下医书。我深知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妄自菲薄,只得加以磨练,以虔诚之心行医救人。”元仙儿站起来,目光如炬,抬头挺胸:“凡医大病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仙儿将这句话奉为圭臬,这是元家教我一身医术所传之做人之道,片刻不敢忘却,但现在,居然也是我元家人叫我安于后宫,收起一身医术,不再行医救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来即便是自诩清流的元家,也逃不过这句话。”
元家人脸色从白变黑,元伯老更是暴起将杯子摔在元仙儿面前:“闭嘴!不孝之女!我元家怎么生了你个尖牙利嘴不知好歹的女子!我告诉你,你嫁给太子之事乃是圣上亲提,此事已经板上钉钉,不可能再有回转的余地!你也别想再出这朔京城,过几日圣上赐婚的旨意便会下来,你老老实实的给我待嫁!滚!给我滚!”
元仙儿面色并无变化,轻蔑地瞥了一眼便出了正厅,往西院走去。
赐婚的旨意她早就猜到了,元家现在的局面很尴尬,二老爷元山镜是个没主意的,平时除了在济生阁教授弟子之外便鲜少与人交际,别说皇室了,连朝堂上的官员他都不敢与人言语;何娴虽说能够将一大家子打理的井井有条,但她的母家在朔京着实人微言轻,何娴挤不进京中贵妇圈;元家本家更是只有元仙儿一位女儿,元瑾瑜驻守在寄云城不愿回朔京;元桃言,元成蹊随了他们的爹,都是沉默寡言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