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闷在心里这么久的话终于说出来, 皎皎整个人都轻松下来。越鲥答应帮她去探听她娘的消息,皎皎心中更是对他感激不尽。
这感激之中夹杂了多少愧疚,又是只有她一人知道的。
皎皎觉得自己好卑鄙。
是她利用书里的剧情钻了空子, 在他最寂寞孤单的时候乘虚而入,为的就是在他成为越王之后, 利用他的权势保全自己, 让自己不用继续在这乱世流离,也能更快地去与母亲团聚。
一切如她预期进行,甚至比她预期还要好上一万倍,越鲥果真成了越王, 长颍的二十万人没有死去, 越鲥还愿意帮她找她娘。
可皎皎却并没有那么高兴。
她知道越鲥为什么会变得与原书中完全不一样,她也知道越鲥为什么要帮她。
他毫不掩饰,那样浓烈的感情,她即便是聋子哑巴, 也没办法忽视过去。
他要什么, 皎皎知道。
可她给不起。
一想到这, 皎皎更加难过。
她利用他这么多, 却什么都还不了他,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让人难过的事情了。
但能做一点就要为他做一点。
皎皎开始闭门不出,整日伏在屋里的书桌上, 咬着笔杆写东西。她面前的书桌上摆放着两张白纸, 把笔杆子都要咬烂了,才在面前的两张白纸上提笔写下字。
在一张纸上写:如何成为一个明君。
另一张纸上写:如何成为一个强国。
皎皎瞪着眼睛干看着这两张纸上的字,看了一会儿觉得不够完善, 于是又在两张纸上各补了四个字, 分别是“越鲥版本”和“越国版本”。
这下子标题有了归属和去处, 正文终于可以进行。
皎皎眉眼舒展开来。
没错,这是皎皎想出来的她能为越鲥做的事情。
虽则原书的剧情在越鲥身上也有了偏离,可是皎皎仍旧不能放心。
当初她努力从殷鞅身边逃走,虽则免于因替殷鞅挡刀而死,让殷鞅自己挨了一刀差点死去,但经过短暂的偏离后,剧情还是顽强地自己拐了回去——殷鞅没死,他甚至还能够带着殷人夺走越人十座城池,继续沿着书中一统中原的轨迹走下去。
皎皎很怕。
她怕越鲥和越国的这种偏离,也不会影响书中剧情的进行。也许某一日,殷鞅还是会带着殷人来到长颍,那时候,越鲥会死,长颍的二十万人也还是会死。
皎皎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
可她又能帮什么忙呢?
皎皎伏在桌子前,努力去回想上辈子学的内容——她上辈子很幸运,生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年代,过去几千年的智慧全都在书里,学生们上课时老师都会教。
也许有些不适用这个陌生的年代,但总有一些朴实的道理,无论是放在哪个时代都派的上用场的。
皎皎写得很认真,写得也很辛苦,一边写一边回忆,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写了整整一日,居然把这两张纸填写得密密麻麻。
自从离开祈水郡后,她极少这么用功,写这么多字了。
皎皎写着写着,不由想起了当初在郡守府上跟着二公子学习的日子。
那时候她也是这样伏在桌前,要么练字,要么背书,后来还烦恼过如何作诗。那时候她也是愁得像现在这样咬着笔杆子,愣愣想半天想不出来,下意识就要偏头去看不远处的二公子。
二公子做什么都很从容,像是全世界没有一件事能难倒他。
皎皎写字时,他总是单手拿着一本书坐在窗边,有时候看书,有时候看看院子里的景色。皎皎看他时,他注意到,便会回头笑问:“哪里不懂?说与我听听。”
她老老实实地说,他就认认真真地答。再幼稚可笑的问题,他都没有敷衍过。
皎皎提笔的手忽然顿住。
岁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