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虽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虽然许多年不唱。
我用歌声为大伯送行。
大伯走了。
以前默默守护着周家,如今又要踏上新征程,除了替大周守护住西北的大门,还带着更长远更深刻的历史使命。
我不知道大伯是否有过心爱的姑娘,亦不知道那西北女王是否就是他心爱的姑娘。
但我只知道这都不重要,大伯的爱早已超脱了个人的私欲和狭隘。
……
周大郎离京后,二郎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午夜梦醒,怀疑自己把周家带上这条路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他是心志极为坚定之人,情绪的波动也就是一时,很快就又投身于朝政之中。
因着周锦钰同他讲过在现代上大学时的一些趣事,他对千年后的学制极为感兴趣,并深受启发,觉得除了科举之外,还应有新的教化方式作为补充,为大周朝输送各种各样的人才。
他初步的考虑是在保留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增加行业教育。
就比如成立农学院、商学院、工学院等。
这日,他在养心殿召见了六部的几位大臣共同商议此事,周锦钰坐在他身侧一起参与。
实际上从儿子十六岁起,他就开始有意识的把儿子带在身边学习各种政务。
太子性情温和宽厚,一表人才,深得百官爱戴。
时间久了,众臣都总结出一条规律来,只要太子在的时间,陛下的脾气总是格外好。
于是众人就都喜欢找太子在的时间同陛下汇报工作,尤其是不太好向陛下交差的工作。。
可这太子跟在陛下身边的时间不定,谁也拿不准太子哪天在,哪天不在。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还真有朝臣总结出来了些规律。
比如,陛下一般都是上午带着太子的时候比较多,原因么?推测应该是太子有午休的习惯,午休起来时间却不固定,有时睡地时间长,有时睡地时间短。
还有,陛下应该是不想让太子太过老累,基本上太子两次听政的时间间隔不会少于五六天。
周锦钰陪在父亲身边,一般都是认真听着极少表态,二郎示意他开口时才说上两句,话虽不多,却每每叫人惊叹他的奇思妙想。
自己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以周锦钰表现出的谦虚是真的谦虚而非伪装,众臣都感叹太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做到了宠辱不惊。
上午陪父亲召见完朝臣,下午的时间,周锦钰说是想要吃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要二郎陪他一起包。
周锦钰倒不是非得馋几个饺子,他是觉的周二郎最近太过劳累,想要他慢下来,多感受生活的美好,而非成为一个工作机器。
二郎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会包什么饺子,不过他最近确实忙于政务,陪儿子的时间比较少,小孩儿兴致勃勃,他亦不忍扫兴。
御厨将食材给备好,考虑到自己爹的厨艺水平,周锦钰将一众人挥退,厨房里就剩下父子俩人,爹把饺子包成什么样儿,都没外人知道。
二郎自然是清楚儿子的良苦用心,不由抬手摸了摸鼻尖儿。
“爹,你先围上这个,防止一会儿弄你一身面粉。” 周锦钰低头把围裙给二郎往腰上系。
二郎低头看着儿子忙活,不知不觉间小孩儿都长到他下巴处了,当真是吾家有儿初长成。
看到儿子的个头儿,他想到了儿子的婚事,孩子今年十七,明年就十八了,太子妃的选取当提上日程了。
真舍不得把自己幸幸苦苦养大的孩子交给另外一个人,可也就只能再留一年,到了明年十八岁不考虑也不行了。
儿子必须要有一个圆满的人生,除了自己,太子妃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自己的儿子这般好,便宜哪家的臭丫头都觉得亏得慌。
太子妃还没影的事儿呢,他就开始对人有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