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32章 坏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坏水(2 / 4)

多人的厌恶。

而与此同时,德川家康就与他完全相反。为了隐匿自己的野心,德川家康在平日里谨小慎微,对待其他大名和将军都比较宽厚,两相对比之下,他很容易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

人心向背定成败,在关原合战开始后,许多大名根本不接受石田三成的调遣。原本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加入西军的原因就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曾经做过丰臣家的家臣,担心投靠到东军会背上不忠的骂名。

这种情况下,再加上石田三成的声望不足,当然就很容易出现难以调动这些大名的情况。比如在关原合战开始后的两个小时,石田三成就曾经向岛津义弘发出命令,要求他火速派遣援军支援前线,但却遭到岛津义弘的断然拒绝。

而在小早川秀秋倒戈后,西军阵营中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连锁反应,许多大名纷纷率部投向东军,或是投降,或是直接转向攻伐西军,致使西军惨败。

在《结盟信长臣服秀吉,合战武田决胜关原——德川家康的争霸之道》中提到:“南宫山东麓的安国寺恵琼、长束正家、毛利秀元、吉川広家败逃。东军大获全胜结束。”

做一个假设:当时石田三成若请毛利辉元坐镇,或者至少以辉元的名义发号施令,或许还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至少应该不会有太多人临阵倒戈。

况且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毛利辉元一家出兵就高达一万五千,而整个毛利集团的联合军(包括毛利辉元,辉元的养子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等)更是西军中最为庞大的势力,结果却由于他没有指挥权而几乎集体打酱油,这本身也是一种致命的浪费。

至于小早川秀秋的倒戈,那也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行为,是有很明确的内在因素的。他的父亲为木下家定,是北政所夫人宁宁的哥哥,也就是说小早川秀秋是宁宁的外甥,再加上他出身尾张,所以与宁宁的关系非常亲密。

与此同时,他还曾经是丰臣秀吉的养子——按理来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理论上他绝不应该会背叛丰臣家。然而事实上,偏偏正是因为秀秋的倒戈才使丰臣家灭亡。

话题终于回到了一开始所说的“丰臣集团内部派系”问题之上:小早川秀秋倒戈的原因主要就是与石田三成不和,甚至可以说矛盾异常尖锐。

这里先要说一件事:在朝鲜之役中,小早川秀秋和小西行长曾率领援军前往被明军围困的蔚山城支援。虽然秀秋在蔚山之战中表现的十分英勇,但却因屠杀城中妇孺而遭秀吉厌恶,甚至因此将其领地没收。

秀吉的这个举动显然极不正常,大将在外征战,作战勇敢、忠心不二,你却因为他杀了敌国平民而把他的封地都罚没了?

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纪,此时日本人的传统中也没有这种要求,更何况秀秋还是典型的“自己人”。丰臣秀吉的这个处置很不日本,反倒有一种大明对内进行平叛作战的范。

故此,秀秋坚持认为一定是石田三成从中作梗,教唆秀吉一些诸如“会引起朝鲜民众反抗加剧”之类的歪理,由此他对石田三成极其怨恨。

这件事甚至是到了1599年,因为德川家康为秀秋说情(当时秀吉已死),才使其恢复了曾经被没收的领地。

毫无疑问,从此之后小早川秀秋便对德川家康怀有巨大的感激之情,故而在关原合战中,他弃石田而倒向德川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

《井伊家庆长记》中曾有记载:“合战中,藤堂队为了敦促金吾中纳言加入神君一方,向金吾的方向以铁炮射击,毫无回应。”

家康之所以在战场上向秀秋的阵地开炮,应该是猜测秀秋当时正处于艰难抉择之中,故以此敦促其快快出兵支援处于劣势的东军。

然而秀秋身为秀吉的养子,能够有今天的权势也大多依靠秀吉的恩赐,如果临阵倒戈,或许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在受到家康的炮击催促之后,秀秋思虑良久,最终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