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不会觉得蒙古人学会耕种是件好事。
他们的思路是:如果蒙古人招募到足够的汉人百姓开荒耕种,那么蒙古人所害怕的“白灾”、“黑灾”等自然灾害对他们的影响就会大幅减弱。这样的话,蒙古人的实力就会加强,对大明的依赖度也会减弱。长此以往,他们既有农耕粮食维持生计,又有草原牧场获得骑兵优势,岂不是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之地了?那还得了!
至于草原上是不是有那么多适合农耕的地区、蒙古人能不能招募到足够的汉人百姓,乃至于农耕与游牧制度混合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他们是很难想得明白的,这不是智慧所限,实在是时代的局限。
其实农耕与游牧的混合制度,以前就曾经有过:辽国就是典型。但实际上,辽国自从发现宋朝并不是可以轻易征服的之后,它做了什么?它满足于勒索一点岁贡,然后就老老实实和宋朝和平了百年……最后,这控疆万里的大辽,竟然被当时看来其实还颇为“弱小”的金国给灭了。
辽国何以败给金国?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点一定不能忽视:足以自给自足以后的辽国,顿时失去了扩张的动力,甚至在很多方面还羡慕“南朝”,尤其是文化。于是,野蛮变文明,可惜在变的过程中,被一个新生的、更野蛮的政权给覆灭掉了。
高务实想要用的手段,其实就是磨平蒙古人的野蛮,让其不得不为自己所用,但他的这些手段,至少在目前来说,很难说服这些大明朝廷的高层,因此他才没有把赵全等白莲余孽拿出来说事。
谁知道他不说,自然有聪明人帮他说了。
高务实心中叹息,白莲教那帮人其实对于蒙古人的汉化还是起了不少作用的,比如把汉那吉不就在大板升城置办了宅院,搞出那汉蒙合璧的小楼出来?
但高务实马上又想道:算了,没有赵全这些人,我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引导蒙古贵族们,让他们加速汉化——比如把汉那吉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