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儿,想不想去一趟南疆?”
高务实此言一出,餐厅之中两桌人齐齐把目光投向高渊。
这里所说的“两桌”,是南宁侯府用餐的规矩。高府的规矩与其他高门大姓不同,在高务实的命令下,高家的妾室是可以上桌吃饭的,并且与高务实、黄止汀同桌,其余子女则坐另一桌——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高渊,他历来被允许与父母同桌。
其实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高渊的地位完全不同于弟弟妹妹们,非常符合大明朝嫡长子独尊的习俗。
虽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朝高渊投来,但高渊并未显得有多紧张,他虽然稍稍愣了一下,但仍然很快回答道:“全凭父亲吩咐。”
然而高务实看来并不十分满意这个回答,再次问道:“我问你想不想去。”
以黄止汀、刘馨等人对高务实的了解,一听高务实这样说,早就知道他是希望高渊给出一个他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凭父亲吩咐”,并且猜到高务实是希望培养高渊的决断力。
谁知高渊面对父亲的再次询问,居然仍然坚持道:“若父亲认为确实必要,孩儿便去。若父亲只是希望儿子去长长见识,那孩儿以为不妨再迟两三年。”
再迟三年,那时高渊十六岁,按照大明的法律而言,正好是男子成年——高务实估计他是这个意思。
高务实微微蹙眉:“你方才一直在听我和你母亲讨论,那么你对自己此时该不该去南疆,难道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考虑么?”
高渊略微沉默了一下,忽然抬头看了母亲黄止汀一眼,然后微微低头道:“孩儿斗胆猜想,父亲或是希望孩儿能在此战中得到一些锻炼,但孩儿以为……父亲只会让孩儿挂一虚名,实际作战准备仍由母亲一手策划,倘若后续果真展开作战,那就更是母亲一手包办了。”
说到此处,高渊摇了摇头,道:“孩儿或许并无统帅大军之能,但孩儿以为父亲若要锻炼孩儿,便不能让孩儿始终置于母亲羽翼之下。不让孩儿指挥这样高达两个镇的兵力,孩儿可以理解,但挂名不足以锻炼,还不如给孩儿一个协,甚至一个标也是可以的。”
高务实听得颇为意外,下意识看了黄止汀一眼。黄止汀显然也没料到儿子会这样说,一下子皱起眉头来,语带不悦地问道:“你是说,有为娘在,就影响到你展现才能了?”
“母亲误会了,孩儿岂敢,孩儿只是担心母亲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孩儿届时只需坐享其成。”高渊可能也还是对母亲有些发憷,犹豫了一下才坚持道:“但这样确实不足以锻炼孩儿独当一面的能力,请母亲明鉴。”
这个回答还真让黄止汀一时语塞,她轻哼一声,别过头去,但也没有再行质问,反而瞥了高务实一眼,眼神中明确露出“你来说”的意味。
其实听完高渊的话之后,高务实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他居然不愿意“坐享其成”,而是真想接受一番锻炼,为此不惜放弃“虚名”,宁可只指挥一个协,甚至一个标的人马。不得不说,这在世家大族的嫡长子里来说,应该算是很少见的。
不过,对于儿子的这一要求,高务实却觉得并不是很好满足,这其中有两个明显的碍难。
第一个碍难在于,嫡长子在大明的制度下就是明确的“接班人”,所以地位十分特殊。有多特殊呢?大概就是只要高务实本人没在南疆,那么当高渊出现在南疆时,几乎就可以等同于高务实亲临——没错,他在这一点上的象征意义甚至超过他母亲。
这个事怎么解释呢……就好比很多影视剧或者小说中的剧情那样,假设父亲因故早亡,其长子甚至尚未成年,比如就和高渊这样十三四岁,若放在后世,这个家当然应该母亲当家。
然而在古代,实际上多半不会如此,而是母亲会主动将儿子推上前台管事,她自己则顶多只在重大问题上对儿子做出指点或者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