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改为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大半个亚洲的金融风暴。
宣布当天,泰铢兑换米元的汇率就下降了17%,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星加坡等地相继受到波及,各地汇市、股市路下跌,东南亚各国数十年的发展成果,被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洗掠一空。
林轩并不关心东南亚国家的凄惨遭遇。或者说,他即使想关心,也没那个能力。他真正关心的,是香江和宝岛两地的情况。
宝岛中央银行外汇储备较多,他们较早的弃守新台币汇率,选择通过加息的方式限制外国资本进入。所以,宝岛在官方层面受到的影响不大。在民间层面,由于宝岛一直是外向型经济,和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不少,所以也经受了不小的打击。
香江则成为了国际游资在东南亚旗开得胜后的攻击重点。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江先后受到四次冲击,分别是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1998年8月。
尤其是最后一次,经历了前三次冲击后,国际炒家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重整旗鼓,采用了一套更为精明的策略。1998年8月,一场惨烈的港元狙击战和保卫战在香江展开了。
最终香江政府还是凭借“外汇基金入股市”的策略战胜了国际炒家,堪堪保住了岌岌可危的港股。
然而,香江的经济却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倒退了好几年。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报收6660.41点,相比1997年8月7日16673的高峰跌去了10000点,跌幅高达60%,损失十分惨重。即便8月28日战胜国际炒家之后,恒生指数也只恢复到了7500点左右。
比股市更惨的是楼市。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香江的楼市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有的住宅售价甚至高达20万港元/平方米。1997年,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占香江GDP的比重超过40%。毫不夸张的说,整个香江的经济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房地产业而转的。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楼价在一年内暴跌50%。到2003年时候,香江的楼市的累计跌幅已达到65%。对比1997年7月,香江人2003年的总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元,平均每个有房者的损失高达267万港元。“负资产”的人数更是达到了17万之多。
香江穷人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中产阶级天天想的是赚钱换更好的房子;富人的投资也以不动产为主。买房就少不了贷款,而一旦房价下跌,业主再为某种原因(比如失业)断供,不但他的房子会被银行强制收回,他还很有可能倒欠银行一笔钱。
举个例子。香江本地人张三在1997年买了一套100平米的公寓,单价18万港元/平,总价1800万港元。他首付30%(540万港元),其他70%(1260万港元)由花旗银行提供贷款。买房后,他花了80万港元用于装修,又陆陆续续还了60万港元的贷款。
亚洲金融危机后,张三由于失业,不得不断供了。花旗银行把他的房子收回拍卖,因为房价下跌的原因最终仅仅拍得1000万元港币。然而,张三欠银行的贷款总额是1260万港元,他之前还的60万港元中,也仅有20万港元还的是本金部分。最终的结果就是,他总计花了680万港元,房子变成别人的了,他还倒欠花旗银行240万港元。
那17万“负资产”的人,就是这么来的。买房有风险,贷款需谨慎。银行不会因为房价上涨多赚你一分利息,也不会在房价下跌时少收你一毛钱月供。
亚洲金融危机下,不光穷人发愁,富人也一样有点烦。为了不让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房子被银行收回去底价拍卖,他们不得不抛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