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防御体系,是围绕着圣塞瓦斯蒂安城堡来构筑的。 而圣塞瓦斯蒂安城堡在1607年,面临荷兰人进攻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棱堡化改造,最近几年又进行了防炮化改造。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要塞堡垒,不但能够抵抗直射过来的实心炮弹,还能抵抗曲射过来的榴弹。 其城墙低矮厚实,内部构筑有大量的防炮壕沟,防炮洞等。 如果只是用来防御普通滑膛炮的话,哪怕是楚军的发射榴弹的滑膛炮,那么问题都不大。 但是用来防御大楚帝国海军装备的大口径前装线膛炮,就不够用了。 特别是战列舰上装备的一百七十毫米前装线膛炮,这玩意就算是放到后世一战期间,那也是属于重炮的序列,寻常防炮工事稍微差一点,都能当成给你炸坍塌。 如果刚好炮弹就落在附近,哪怕没有遭到直接炮击,但是炮弹带来的剧烈冲击波,震都给你给震死。 这就是为什么葡萄牙人在昨天里丝毫不敢冒头,但是依旧死伤惨重的缘故。 其实如果非洲舰队如果不顾炮管的寿命损耗,放开手了进行炮击,仅仅是依靠舰炮的炮击,就能把这些葡萄牙人直接打崩溃。 但是非洲舰队不会这么干啊前装线膛炮就那点身管寿命,全部耗在这里了,那么后头还打不打仗了。 再说了前装线膛炮多贵啊,不仅仅火炮贵,而且炮弹和发射药也很贵。 光用炮击解决问题,成本太高,划不来。 相对来说,使用印度军团这种仆从军,在己方的火炮支援下打进去,那么成本就低多了。 仆从军士兵们,不怎么值钱, 哪怕算上他们的装备也不贵,毕竟都是一些老旧二手武器,如果这些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不给那些仆从军用,往往都会直接退役给民兵用。 不客气的说,这三千多人的印度军团第三团,除开那些几十号楚国人军官外,剩下的土着士兵和武器装备加起来,也不如一艘战列舰上的几十门前装线膛炮舰炮值钱。 在非洲战场上大规模使用印度军团,本来就是为了节约在非洲地区的扩张成本。 因此实战中也不可能本末倒置的,用昂贵的舰队消耗,来代替印度军团打仗。 于是乎,登陆第二天开始,印度军团第三团开始推进,推进刚开始还算比较顺利,但是靠近堡垒区后,就开始遭到了葡萄牙人的反抗。 虽然有海军舰炮的支援,但印度军团还是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登陆第二天的尝试进攻里,印度军团死伤了百来人,但是并没有让上头失望,甚至对这个结果还挺满意的。 印度军团不仅仅成本低,这战斗力其实也就那样,和楚国正规军无法相提并论,能够在付出百来人的伤亡,把敌人的火力点,部署等情况基本摸清楚,而且还抢占了几处重要的战术节点,为下一阶段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登陆第三天,印度军团第三团,在己方野战炮火力,以及舰队覆盖式炮击支援的掩护下,正式对葡萄牙人的堡垒区发起全面进攻。 当天中午,就突破了堡垒的外墙,随后杀入了堡垒区内。 葡萄牙人守军早就被炮击打的士气崩溃,而且伤亡惨重,如今面对全面勐攻后根本就挡不住。 城墙被突破后,葡萄牙人虽然尝试了组织反攻,但是都失败了,最终全面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