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八月,在厉兵秣马一年之后,李祥宝终于把原来的六支舰队全部换成大船。
在自家开的铸炮厂疯狂装备下,每艘船上火炮数量都超过了一百二十门。
旗舰的火炮数量更是达到了一百八十门之多。
已经彻底超越了荷兰、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风帆战列舰,甚至超越了同时期地球另一端西班牙、法国、荷兰等国的军用战舰水平。
这些舰队每支舰队依然是五艘战舰的编制,一艘长超过四十丈的旗舰,另外四艘是长三十丈的战舰。都是福船样式,不过实际上做了大量改良。
除此之外,还有小型的护卫炮舰上百艘,这些炮舰主要用于保护明商贸易公司在海上的贸易和附近海域的巡逻。只是作为护航舰。
这些东西,足足耗费了李祥宝四百多万两白银。
当然,这其中包含了舰队水兵的训练以及装备费用。纵然如此,也是成本高的吓人。
为了把这六支舰队供养出来,北港所有人都苦了整整两年。
除了垦荒和在军械司的工厂里劳动,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
两年的时间里面,除了民兵一个月两次集训,晚上还要补文化课,其余的普通百姓几乎成了螺丝钉。每天都在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在无论如何困苦,整个东番从来没有缺过粮食,百姓们虽然有怨言,但是他们从往来漳州泉州等地的商船了解到家乡的受灾情况后,他们便没有什么话说了。
在北港虽然辛苦,但是最起码还能有饭吃,能活着。如果他们当初没有来北港,恐怕现在已经饿死了。
八月二十三日这天,天启皇帝驾崩,在北京笼罩在一片白色的沉重中时,北港举行了第一次大阅兵。
经过两年的训练以及战斗,现在的民兵司的民兵已经换过了一次血液。
原有的民兵经过考核之后,合格的全部编入战兵营中,不合格的便作为民兵司的民兵自由选择去留。
这样的选拔制度让许多受不了这个苦的民兵离开了队伍,选择了成为普通百姓。
根据刺马卫提供的情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原来在海上作威作福的海盗头领。在北港被高压压迫着干了两年的累活,平日里早就是各种恶言恶语了。如今离开了队伍,反倒是好事。
李祥宝倒也不怕这些人造反,现在明商贸易公司的商船都是原来从战兵营水师中淘汰下来的旧战船,还有炮舰护卫着,一般的海盗看到了老远就要绕着走。
东南海域和南洋海域,除了西班牙、东印度公司和葡萄牙人有实力动他,其他的海盗都已经不值一提。
只要随便派出一艘炮舰,就能够轻松收拾一群海盗。
在军械司各路人才夜以继日的研究,以及李祥宝毫不犹豫的砸钱之下,各种先进的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不少重要的成果甚至是师范学堂和军事学堂、扁鹊学堂的学生研发出来的。
比如让火炮产生跨时代进步的关键技术,弹药一体的炮弹,便是军事学堂的学生通过李祥宝所著的《军地两用人才手册》研制成功的。
李祥宝在书中只是稍微做了“构想”,把“构想”的结构原理图画上了而已,而这些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就根据李祥宝所画的简易图,把后世通常印象里的“炮弹”复制出来了。
十六十七世纪的火炮,无论是红夷炮、还是加农炮、佛朗机炮、大将军炮等等,都是采用最原始的,先填装火药,然后放入一个实心铁球作为炮弹,或者是用碎石子、实心散弹作为发射弹。
这样的炮弹只是通过最原始的撞击造成伤害,因此威力极其有限。
应用到海上,就会出现双方的船只互射到千疮百孔,打的都是洞也无法将对方的船击沉的尴尬局面。
往往是采用链弹,打断敌人的桅杆,让风帆落下,让对方的船只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