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宝,这无论是在海上当海寇,还是在朝廷里供职,一旦做大,都是不容易的。在朝廷里要处处受到制约,还要时刻担心会有人暗中中伤,在海上,做大了之后要担心周边的对手以及官府的态度,无论是哪一件事都不好办。我们本就是海上出身,即便是投了朝廷,朝廷里多半也是为了利用,不可能真正的对我们推心置腹、委以重任。现在安排你做了个福建海道,不过是借你的手来约束这沿海的海盗而已,切莫被朝廷的手段蒙蔽了双眼!如若不信,且看数十年前的嘉靖朝,海盗巨寇汪直不也一样投靠了大明朝廷,可他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在被明廷利用灭浙江沿海的几个大的海盗之后,便立即遭到了明廷暗算,最终被斩首于杭州。这难道不是前车之鉴?与明廷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陈衷纪愤愤劝着李祥宝。
对于当年汪直的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陈衷纪也没有见过汪直,但是故老相传汪直当年在日本的辉煌,但终究因为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真的相信大明朝廷是想招安他。结果就上了明廷的当,一代枭雄,自此消失在世间。
李祥宝自然是听过汪直的事情,如今已经是天启五年,公元一六二五年,汪直已经死了六十多年,距离现在的确已经是非常久远了。但是他的死在往后几十年里还在不断被人提及,尤其是海上的海寇,在面对朝廷的招安时,不由得就想起了当年汪直的下场,这就使得更多海寇宁愿继续掠夺沿海也不愿意接受招安。
不得不说当年朝廷走了一招烂旗,如果树立了汪直这个榜样,并利用汪直的能力好好发展海贸,肃清沿海海盗,那如今的大明必然又是另一番气象。
“陈伯,汪直那是遭人陷害,但是就目前而言,朱钦相和俞咨皋都是于我有知遇之恩的,我若是翻脸,必然会对不住他们两人。这是一点,另外,我想建立的,是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可如今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是一个割土分疆的军阀了!”李祥宝苦笑。
“大同?”陈衷纪皱眉:“那不过是读书人的把戏罢了!这天底下怎么可能有那样一个国度?如果有,我想耶稣教的天堂可能算是一个,那帮红夷和尚不是说什么众生平等吗?”
李祥宝摇摇头,看来陈衷纪并不能理解自己的二想法。
想到这里,李祥宝开始想念起了在日本的郑芝龙,当初在澎湖相见的时候两人相谈甚欢,彼此都能认同心中的理想。也许这件事要等到打下台湾之后才能开始。
到时候不会像是后世那样是从下而上的革命,而会是从上而下的改革。李祥宝的初步构想,就是先从经济入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昧的推行民主共和,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那是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反而是自取灭亡。
相反,在这个农业社会,君主制可能才是最适合这片土地的制度。如果李祥宝想要做皇帝,那倒是简单了,只要按照从前朝代那样一个接一个城池打下去就行了。至于制度,把前朝的制度改一改照搬下来就行,然后在三百年后,又是一轮洗牌,另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又是一个轮回。
这样下去,似乎中国永无出头之日,真正的春天也永远不会到来。
想建立一个共和国,必然需要一个高效的组织,光是靠原来那套农民起义打天下的可不行。李祥宝思忖着,还是要尽快拿下台湾。以台湾为基础,才能逐步打下整个大明,建立一个先进的新明。
无论他最后走的是共和还是改良的道路,现在的明朝这套腐朽低效的封建制度都是要推翻的,内忧外患,后金,还有即将到来的流寇之乱,都要解决。
李祥宝知道现在想这些还早,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快速壮大力量,将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台湾赶走,然后联合郑芝龙,将整个台湾占领。台湾到手之后,加上海贸,足以在十年内将他的实力提升到足以和一国抗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