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第二卷:弘治中兴 第五十八章 大明京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弘治中兴 第五十八章 大明京报(3 / 3)

明朝各省都派有专司文报的提塘长驻京师,兵部则派出提塘分驻各省。驻京提塘称为“京塘”,京唐抄发的邸报称为“京报”;驻省提塘称为“省塘”,抄录的各省辕门钞称为“省报”。这种省报往往印成单张随京报一同分发。所以“邸报”这一名称就逐渐为含义更加明朗的“京报”所取代。又明代的邸报发行范围扩大,一个府就有好几本,提塘从六科抄得邸报原件后,便让民间抄报人抄写或印刷若干份,由塘兵排日提送。当时既有提塘主持的官报房,又有抄报人组织的民间报房,民间抄报人,又称“京报人”或“刷写文报者”。

但历代统治者又不得不控制邸报的抄传活动,这是明代各朝的共同做法,但控制的尺度有宽有严。对邸报传抄稿件的限制,有些是从国家的利益考虑的,特别是那些涉及军事机密的稿件,限制其传抄对当政者说来是必要的。但多数情况下,限制邸报稿件的传抄,往往出于皇帝或当权大臣们的个人考虑和他们的个人好恶,目的在于维护皇帝和权臣个人的权威,维护封建政体,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

朱佑樘曾记得武宗皇帝曾创举,京报的头版需要印有报头,用以辩识。朱佑樘打算直接照抄照用,用自己儿子的怎么了?自己只不过是让他提前问世几年。

而百官们现在是满头雾水,改制?怎么个改制法?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