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七(5 / 6)

经理,别看咱之前干那么多,人家肯定不能带咱们,谁不用自己的人马?”刘姐经历的多,见多识广的,说得大伙后背直冒凉气。没人敢当着杨彪的面提这问那,杨彪还是象以前一样跑东跑西的,从脸上也看不出他到底啥想法。等到最后外单位无人报名应聘、采油项目经理变成钻采院“内战”的时候,大家总算松下一口气,这回hwsagd肯定是属于工艺所了,杨彪的项目经理,肯定是没跑了。

院里的人,只要认识杨彪的,见面都笑嘻嘻地喊声“杨经理”,象张继业这样年龄相仿关系较好的,更是开他的玩笑:“哎呀,彪哥,不,杨经理,你那个项目得给兄弟这洒点儿油水,咱这肥水可不能流到外人田里边。”杨彪当然心里高兴,也觉得非自己莫属,但表面上还保持谦虚,“啥经理经理的,这还没开始聘呢,我也没把握,咱工艺院高人有的是。”等到和张继业通电话,就是另外一个口吻了:“你个狗日的,你还报啥名?抽油泵的钱还没挣够还没累死你?还要干这个费力不讨好的经理?”张继业一笑:“我们这哥几个不报名,就你一个人站在台上,那老百姓不得说内定你了?我可告诉你,彪子,我们哥几个这是捧你、给你当分母!你这狗日的还不赶紧过来谢谢我!”

招聘答辩大会如期召开,由院采油工艺总工程师赵总主持。应聘人不但要向评委们展示自己对于hwsagd采油工艺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还要有一套完整详实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要实现的目标、项目组人员构成、各种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各种现场工具的使用、开采出油水的储运、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预案等等。项目的预算、经费的管理、使用也是重中之中,院里财务老总也是评委之一,项目经费如何使用说不明白,财务老总这一关就别想过。确实象刘姐说的那样,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根本不是简简单单采油工艺一个单位的事,可以说,除了钻井不用操心之外,整个油田生产的全过程,都包含在这个项目当中。相比张继业他们几个应聘人丰富的现场经验,杨彪在现场方面是一张白纸,象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但杨彪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他对hwsagd的热情和熟悉程度,完整参与了先导实验,项目前期的准备和投入的大量心血,这是他胸有成竹的底气。

答辩现场庄重的气氛,也让人有些压抑,张继业等应聘者也都一脸严肃,谁也不想在全院领导和同事们面前显示出走过场、没水平的样子,哥们是哥们,竞争还得竞争,都得凭真本事!张继业等人的优势在于现场经验丰富,对采油工具非常熟悉,劣势是对hwsagd的理论没怎么研究,也就在项目落到宁江油田而且全局招聘项目经理时,才临时抱佛脚了解个大概情况,资料是从杨彪手里借的,hwsagd的理论和应用情况也是杨彪顺口随便说的。

张继业的答辩,乏善可陈,根本没有突出hwsagd工艺的特点,也没有多少数据支撑,全是以往直井开采的工作路数。等他答辩完了,下面坐的评委都微笑着,主考官赵总几次让评委们提问,评委们都不吭声,张继业有些尴尬,最后还是赵总问他“是不是准备不够充分?”张继业红着脸点点头,赵总提议评委们和在会场里观看答辩大会的各个所派来的代表,给张继业鼓掌:“感谢张继业同志积极参与的精神!”

等到杨彪上场了,场面截然不同,他从sagd讲到了hwsagd,讲了sagd工艺理论的突破性,再结合水平井技术,说明hwsagd对现有采油工艺的拓展。中间夹杂了大量实验室数据进行说明,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在他答辩过程中,评委中就有人不断提问,杨彪慢悠悠地回答,这倒不是故意显得胸有成竹,而是正好掩饰一下口吃的毛病,反倒效果极佳,大家听得明明白白,就是从来没接触过hwsagd的人,听完杨彪的讲解,都能知道整个工艺过程的脉络。在成本预算费用支出等方面,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