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不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均田制、而是单纯来看它给大胤带来的影响的话,惜卿肯定要说,能想出这项改革措施的人,绝对是个相当有水平的政治家。
惜卿曾经用自己学过的历史来评价这项制度,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大胤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大胤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大胤的统治。
但是就像我们做过的历史评价题一样,对待一项制度,不但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
不然考试是拿不了满分的。
因为均田制已经推行了百余年,所以现在也已经慢慢的显露出了它的弊端。
一开始时惜卿就发现,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
其次,虽然官方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越来越少。
而且,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均田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地主兼并土地是必然要发生的。
其实官方为了遏制土地兼并的情况,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授予地方长官足够的权力,加强其对社会势力的控制;比如重用酷吏,残暴镇压;而且还实施了一些经济政策,打击工商豪民,聚敛财富等等。
但是在惜卿看来,这些措施基本上就是照搬的前朝皇帝的手段,翻来覆去还是那点东西,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她倒没有认为这些措施无用,只是觉得大胤的这些皇帝实在是不够“铁血”,压根就没有手腕去把这些遏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给彻底推行下去。
俗话说“皇权不下乡”,但是在惜卿眼中,大胤的皇权可能还出不了皇宫,别的不说,士农工商里最好对付的便是排在末尾的的“商”,但是高祖之后的皇帝甚至连这群商人都懒得管,城西大市富商逾制的行为比比皆是,御史中尉也为此上过不少次折子,但是几个皇帝的态度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都不在乎,由着那群商人折腾就行了,而且后来弹劾的次数多了,有一位皇帝还以为这些官员是在羡慕商人赚钱赚的多,所以大手一挥,直接从官方层面解除掉了大胤官员经商的限制。
所以大胤的皇帝混到今天这种地步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这群皇帝压根就不想不责任,只顾着吃喝玩乐,好不容易出了个愿意搏一搏的小皇帝,谁知道他那通操作就跟一刀扎进了大动脉一样,先是引狼入窝让北镇武人把朝中百官杀了个干净,后是刺杀完廖镇野后把自己的小命也给搭了进去。
但是惜卿作为一名切实关注着民生问题的草根官员,在某些时刻也觉得廖镇野丧gan心de病piao狂liang,朝中百官基本上都是贵族官僚出身,最初高祖颁布均田制时,就没怎么动过他们祖辈们名下的土地,等传到他们这一代时,因为土地兼并的缘故,他们手中不仅握着从父辈那里传下来的土地,还兼并到了不少属于普通百姓的土地。
在均田制下,普通百姓的土地本质上还是归官方所有的,百姓们享受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
但是这是古代,没有炒房团来炒地皮,土地在百姓手里的作用就是结粮食,所以是不是他们的,并没有那么重要。
可谁知道皇帝竟然比他们还不在乎土地呢?说好的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结果送出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