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会我再回来。”莫临倒是比较感兴趣。
“我也到前面看看,我对戏剧还是很感兴趣的。”林小仙也说道。
“我也坐后面吧,我不怎么喜欢人多的地方。”杨雪婷笑道。
“陈,我一直都是坐后面的。”李易安也笑着道。
“杨,我们坐一起,你可以帮我看看汉服吗?”这时候李易安又问杨雪婷道。
杨雪婷愣了一下,随即微笑道:“当然可以。”
虽然两人接触不久,但一旁的陈逸飞觉得这两姑娘莫名的合得来。
于是陈逸飞几个不想到前排的人到了倒数第三排的位置坐下,没有都坐到第三排上,在前后这三排零零散散的坐着。
陈逸飞右边是陆月欣和叶梓青,正前面坐着的是杨雪婷和李易安。
“……”
叶廷杰坐在陈逸飞身后,他旁边还坐着几个人,张萌,胡敏,以及韦松平,都坐在他的左边。
蒋彦玲拉着施盈盈去了前面听戏,苏凌也去了前面。
不过位置和位置直接有个差不多半米的距离,所以还算宽敞,人与人之间也没那么靠近。
这时候群里柳思瑶学姐又发了一条群消息,告诉大家一会看见精彩的部分记得要喝彩,不要随便乱起哄。
陈逸飞没有把这条消息给陆月欣看,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喝彩和起哄都不像是陆月欣会做的事情。
这时候戏台上的灯光忽然一黑。
“开始了,开始了。”这时候听见李易安用那奇怪的调子兴奋道。
灯光再次打开的时候,戏台上面站着一位穿着唐装的老人,看着十分和蔼可亲,他是这家戏院的院长。
开场白不外呼就是欢迎各位来捧场,表达感谢,今天还特别点名感谢了一下青州大学的各位学生能够前来学习戏曲文化。
最后的时候告诉了大家今天这场戏的名称。
《梁山伯与祝英台》
陈逸飞不由感慨自己今天还真是和梁祝有缘。
看过不少关于梁祝的影视剧,但是以戏曲形式的还是第一次见。
戏曲表演往往是按照一幕一幕进行的。
第一幕就是“英台离家”。
祝英台年芳十六,想同同龄的男子一般去杭州的书院学习,但被祝员外拒绝。
“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就该学三从四德的道理,学些针线活胜过读书百倍。”
。这是祝员外拒绝祝英台的说辞,也是过去数千年里,封建社会压迫女性的说辞。
还有一个场面让陈逸飞印象深刻,祝英台登上阁楼,望着窗外。
“我若像是那蝴蝶一样,有一双能够飞舞的翅膀该多好啊,就可以飞出这座阁楼,飞出这面围墙,看看外面的山,看看外面的水。”
花旦哀怨的戏腔,凄美的眼神,透露着对自由的渴望,对封建世俗的不满。
背景音乐是华夏的乐器演奏,尤其是那二胡的声音,婉转凄凉,听得人心生郁闷。
熟识梁祝故事的陈逸飞,听见这一句后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滋味。
好在祝英台是一个敢想敢做的姑娘,将自己的贴身丫鬟打扮成书童,自己男扮女装,偷偷溜出了祝府。
“我不相信,男子能求得学,我们女子就求不得,我不相信,男子能明事理,女子就明不得。”
第二幕是“雨亭结拜”。
祝英台路遇大雨,便到草桥亭里避雨,遇见了一名书生和他的书童。
祝英台的丫鬟说漏嘴,喊了声祝英台小姐,急中生智的祝英台谎称家里有个九妹,也想求学,却被顽固的爹爹拒绝。
“这世道不允许女子读书实在有失公允,男子要读书明事理,难道女子就不能明事理吗?都是父母生养,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书生的话,和这个世道其他男子的话都不一样,因为他是梁山伯。
此话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