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州到北京,骑马不过是半天时间,朱厚照依旧是磨磨蹭蹭走了两天。
他之所以这么磨磨蹭蹭,躲避老爹的一顿毒打,躲避那些大臣们一顿唾沫横飞,是一方面。
关键的是他等着一个变化,用来保住天津城自己的建城的理念。
正如他所预料的,以李广为为首的各地官员,纷纷联合上书朝廷,痛陈天津港建设的必要性,在天津港他们所获取的经验,还有因为天津港带动起来的政绩。
口径一致,太子可以责罚,但太子的理念不可以终结,必须要延续下去。这于国于民都有绝大的利益。
而那些因为天津港而获利的各个阶层,破天荒的结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
能上书的亲自上书,不能上书的就吹枕头风。
实在连枕头风都没得吹的,就联合起来互相奔走串联。然后到各个衙门请愿,恳请当地的父母官上书朝廷,延续天津港的建设,延续天津城市建设的革新理念。
在磨磨蹭蹭的朱厚照身边,就每一天都能看到,从身边飞驰而过的各地的六百里八百里加急,飞奔向北京城,将一道又一道奏折上书,送到各部衙门,送到内阁,送到皇帝的面前。
奏折上书之多,可以用汗牛塞屋来形容了。
这样的舆论导向,给各部大臣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而给他们最大压力的,则是回到家中,孩子哭老婆叫,家里的人寻死觅活。
面对这样的局面,即便是再老顽固老传统,也不得不考虑考虑后果了。
而弘治皇帝接到了这些奏折上书,也不得不适时的改变观点,变得慎重起来。
同时他也感觉到原先激烈抨击太子这种乖张行为的大臣们,口风有些转变了。
看来原定的处理方案,需要适当的改变,以顺应民意官场之风。
总算是熬到了北京,但这次,朱厚照没有直接回家面见父皇皇后,而是堂而皇之的宣布,我是朝廷任命的天津港建造总督,我是大明的正式差遣官。
我要严格的做一个官员的模范表率,严格的遵照朝廷的规章制度执行。
因此,我回京,按照规矩我不能先回家,要在客栈里等待皇上召见述职的圣旨,必须到大殿先面见陛下述职,然后才能回家。
家在哪里,因为我现在是朝廷的官,所以不能再入皇宫太子东宫。我的家在西山豹房,述职完毕之后,我就要去西山我的家,陪赵寡妇,啊,不,是秀芬姐唠嗑,等待朝廷的处置。
这样的理由借口,连急切的想抓到这个小叛逆,惹祸精先毒打一顿的弘治老爹,都没有了任何办法。
因为这个不着调的家伙,突然间特别着调了,突然间变得循规蹈矩,绝对不越雷池一步了。
而且人家的理由绝对是高大上的不能再高大上了,你还就得捏着鼻子认了。
这是名正言顺的耍无赖了。
放下行礼之后,从各地纷纷赶回来的八虎,齐聚客栈,向太子爷请安。
这八个人,被朱厚照委以重任,其实就是拆分开来,散布各地。
但这事太大了,他们早就知道了,所以,八个人无不为自己的主人,太子爷担心,为自己等的前途担心,而纷纷赶到京城,向太子爷出谋划策读过劫难。
看着几个原先就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不遗余力的八个人,变得成熟稳重的表情,朱厚照很欣慰。
做实事,能锻炼人,能改变人,真的是不假啊。
八个人还如往日规矩,老老实实的站着。
朱厚照笑着点手:“现在,在咱们的商业王国里,诸位都是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大员了,都是我的四梁八柱了。还客气什么?坐吧,都坐下谈。”
被这样定性,被这样夸奖,八个人受宠若惊,心中欢喜无比。
等八个人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之后,朱厚照笑着道:“说说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