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就又是一家三口约定俗成的汇总家底时间。
今年的余钱,余潇潇有84两3钱银子和8贯钱以及864枚铜钱。
沈夜有26两5钱银子和1贯钱以及660枚铜钱。
沈期有8两8钱银子和1贯钱以及587枚铜钱。
余潇潇这一年的收入最多,全都是来自打猎、织布、买炭、酒楼合作所得,沈夜的钱全是抄书存下的,他因为上的是官学,又因为秀才身份基本上是不花钱的,衣服啥的又全是余潇潇提供的,所以一年下来倒也存了不少。
沈期的最少,因为他上的是私塾哪怕日日抄书赚钱,都有些供不上自己的花用,偶尔还需要余潇潇资助,一年下来基本就存不上钱。
沈期早早就没了攀比的心,因为家里的情况现在根本比不了,大哥读书不花什么钱,娘在家也不花什么钱,就只有自己读书花钱,还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赚钱,还要让家里养着。
沈夜看了看可怜兮兮的弟弟沈期一眼,想要帮衬家里存钱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自己若是说了,弟弟该如何自处。
余潇潇自然是看见了两兄弟的眉眼官司,直接跳过当初说的三个人一起存家底的事儿,从自己的钱匣子里分出50两,打开最大的那个钱匣子放了进去,到现在为止家底就一共有1281两。
“今年咱家就有家底1281两了,你们现在都还在读书,就不要想着存什么家底了,等你们都考出来了,娘就能享清福喽~”
余潇潇一边说着家里情况让两个孩子清楚,一边安抚两个孩子的心。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道:“娘你放心,我们会努力读书的。”
“嗯好,娘等着你们中举人,成为一家人的依靠。”
母子三个收拾好钱匣子,就围着桌子坐着说家常,时间过得很快,没一会儿就夜深了,三人就各自休息去。
又过了一年,三人都长了一岁,如今余潇潇也30岁了,沈夜14岁,沈期11岁。
今年的正月里,余潇潇家格外热闹。
总有村民过来拜年送礼,余潇潇家自然也是要懂礼数的回礼,这就让本该清闲的一家人,硬是忙忙碌碌了好几天。
转眼就到两个孩子去读书的时间,正月十五了。
给两个孩子收拾了些吃的用的,目送两个孩子踏着薄雪去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