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我与秦汉第一谋士聊历史> 西学东渐之,徐光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西学东渐之,徐光启(1 / 5)

书接上回。继续做梦。

今天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

良先生。

我问,若是我想写明朝某位人物的传记,写谁最好?

他说,张居正。

我问,推荐理由是什么?

他说,粉丝最多。在历史圈有这么一个说法:10个明粉里有4个张居正粉,1个严党,1个徐党,1个心学门人,1个东林党人,1个阉党人,剩下1个是崇祯粉。

我说,一说崇祯,我就想起网上那个热帖,有人问:假如穿越到崇祯皇帝身上,你会怎么做?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卷包袱跑,还得快跑。

他说,崇祯时明朝已经病入膏肓了。

我说,我的书店主营作家签名书,以茅盾文学奖为主,其中有套书就叫《张居正》,分四卷,也获了茅盾文学奖。我还是略诧异的,您说这是历史研究呢还是小说创作呢?

他说,属历史小说范畴,就是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文学创作,允许一定程度的天马行空。这类创作里最有名的是帝王三部曲。历史小说火不火,主人公是谁很关键,写张居正肯定比写秦桧更体面更受欢迎,你就是把秦桧写成了花,也不可能把茅盾文学奖颁给你。

我说,这类创作模式,很容易让人出戏。写李太后绰约风姿让张居正心旌摇荡,其中有这么一句:李太后点点头,朝张居正送了一个秋波……

他说,作者熊召政是爱张居正的,觉得这么优秀的男人咋可能不吸引身边女人呢?太后首先得是女人,对不?熊召政对张居正是叔叔对侄子的视角:这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就品学兼优,长的又帅,大姑娘小寡妇都往他身上凑!但最爱张居正的作者是朱东润,他写了一本《张居正大传》。朱东润对张居正的视角是父亲对儿子:我娃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他做错了一定是不得已的。写张居正的还有一个人叫樊树志,他则是邻居视角:张文明他家儿子从小心眼多,长大当了官儿,没干什么好事。

我问,张居正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他说,他的粉丝认为是成功的。从当时来看,效果算是立竿见影,不管是人事、财政还是军事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延续了明朝的寿命。

我问,张居正改革的具体举措是什么?

他说,一是节流,二是开源。节流就是给大明瘦身,对干部实行考成制,考成不是考勤,是让每位官员列年度计划,年底考核,完成不了就下岗。这一项改革,无论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都干过。开源就是增加税收,因为大明越来越胖,财政越来越紧张,甚至入不敷出了。怎么增加收入?张居正创造了一套鞭法,所谓“一条鞭”,应该写为“一条编”。当时苛捐杂税种类繁多,而且以实物征收为主,张居正的鞭法就是变复杂为简单,每家每户也不用交公粮了,也不服徭役了,直接算个简单账,根据人口与田亩计算出每户每年交多少两银子。

我说,在过去的朝代里,貌似没有白银作为货币的习惯。

他说,是的,甚至明朝有两百年是禁止金银交易的。明初,金属矿产紧缺,朱元璋学习宋元,开始印制纸币---大明宝钞,大明宝钞有课本那么大,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最大的纸币。发行纸币本来是好事,携带轻便,交易快捷,但纸币的背后要有真金白银做锚定才可以,可朱元璋根本没搞准备金,并且规定宝钞可以兑换金银铜钱,但金银铜钱不可回兑宝钞,等于用纸币从百姓手中套走了真金白银,再加上印制无节制,宝钞泛滥成灾,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自然被动回归到更“保值”的白银。张居正的一条鞭改革,既依赖于白银货币化的基本完成,又促进了白银真正成为主流货币,与世界接轨。

我问,税率比之前高了还是低了?

他说,差不多。

我说,那何来开源?

他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