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汉地作为根据地站稳脚,夺取汗位,再拿下整个中原直至大海。实际上呢?他心依然是蒙古心。在中国历史上,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中,唯有元朝没有实施完全的汉化。根源是什么?忽必烈上位后,想反客为主,强行推广蒙古文化。
我说,连文字都没有,咋推行?
他说,现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找人搞过一套蒙古文,是在维吾尔文基础上改造出来的。但是忽必烈觉得这个不够高级,找专家重新编著,经过六七年的研究,还真捣鼓出来了,八思巴文,以藏文字母来拼蒙古语,被定为元朝官方正式文字。
我问,哪来这么个专家?
他说,八思巴文,是一个叫八思巴的西藏活佛创建的,这个八思巴天赋异禀,聪慧有胆识,被忽必烈封为“国师”。看一下八思巴的简介能亮瞎你的眼: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元朝第一位帝师,北京城的选址、设计、规划的参与者,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建立者,他还有个更牛的标签,第一次使西藏纳入了中国版图,不过这个标签有一定的水分,因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凉州会谈和《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而会谈时八思巴只是12岁的小跟班,按元朝当时的实力,天下谁敢不臣服?
我说,唐朝的文成公主不是更早吗?
他说,那只是两国通婚。而八思巴呢,直接跟忽必烈做了一个交换,就是我为你传法,用藏传佛教来帮你治理国家;你呢,把西藏区域交给我管理,允许我在西藏搞政教合一,但是西藏归属权还是你。落锤,成交。
我问,今天的蒙古文是哪个版本?
他说,成吉思汗的那个。忽必烈的八思巴文,昙花一现,等元朝没了,这个文字也就没了。
我问,忽必烈要求全国必须学这个八思巴文吗?
他说,全国兴建蒙古文学校。
我说,看来忽必烈也是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是想蒙化汉人。
他说,是的。表面上,他很认同儒家治国的理论,实际上呢,他最瞧不上读书人。元朝把臣民根据社会地位划分为十个等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排第九,甚至在娼妓之后,这就是“臭老九”的出处。
我问,那还会重视科举吗?
他说,重视个头,蒙古人瞧不上只知道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读书人,直接废除了科举制。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忽必烈对“儒学治国”的建议表面好好好、是是是,内心则是去你妈的、少跟我扯犊子。
我问,满清汉化彻底吗?
他说,非常彻底。
我问,那还剃发易服?
他说,那是表,里则是纯粹的儒学,文化精神已经汉化儒家化。康熙雍正乾隆的儒家文化水平比谁都高。
我问,忽必烈在汉人基本盘里推行蒙族文化,会不会导致架构扭曲?
他说,一定的。因为他施行双轨制,既采取了中原农耕文明册立皇储的“中书令”制,又保留了草原民族贵族选汗的“忽里台”制,这两种制度的混合,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你是长子,按照中原文明应该立你为太子,但你叔叔们觉得你弟弟更适合,那能不打起来吗?元朝的每一次权力交接,都伴随着腥风血雨,互相残杀和内部分裂,加速了帝国的衰亡。说白了,他们还是牧羊人,适应不了更高级的中原文明。后来,农民一起义,他们都不抵抗了,第一时间逃回自己的文化发源地蒙古大草原。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对于中原而言,是外来人,不是主人。
我说,所以,若是我做了老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按照现行的游戏规则去运转,而不是去设新的规则和职位。
他说,一方水土培育一方规则。
我说,有成吉思汗创立的蒙文忽必烈不用,非独创一门,何必呢!
他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