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这样的错觉。祖逖、刘琨最初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他俩不姓司马,否则也可能会刮起小旋风。祖逖死后,他弟弟祖约接下了祖逖的担子,他没有继续北渡的初心,想争夺点权力,最终身败名裂,连族都被灭了。
我问,西晋、东晋动乱不止,也会造成人文科技停滞不前吧?
他说,不会。人文科技的进步,更主要的是靠历朝历代的积累,即便是动乱的西晋在人文科技方面也吊打巅峰期的东汉。举个例子,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国家的人文科技实力是绝对吊打巅峰期的清朝的,这个能理解不?
我说,能。
他说,竹林七贤就是成名于魏晋时期。整体而言,两晋的名人远没有三国时期多,但是不代表两晋时期故事不精彩、科技不进步,只是缺少能够被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以至于让人觉得两晋的人名都很陌生。一句话,朝代会更迭,社会会动乱,但人才一定是辈辈出的,一代更比一代强,各领风骚数百年,最聪明、最智慧的一定是当下的一代。
我问,胡人占了我们的家,我们南下是不是也占了南方土著们的家?
他说,过去可以这么说,现在不可以这么说。当时中原南下主要是去往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现在要说的是民族大融合,就是我们把先进生产力带给了百越、三苗族裔等,等于中原文明南扩了。一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再到后来隋文帝一统中国,等于整个汉语版块扩大了。南方的蛮夷是咱主动去教的,北方的胡人是被咱给同化了,他们纷纷学汉语、通婚、改汉姓,行汉制。
我说,看曹操,看刘备,看司马懿,感觉登上巅峰后,家族很快就衰退了。
他说,玩的就是一个心跳的游戏,不存在持久的巅峰。真正持久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圣贤系列,如钱氏大家族,提倡品德为首,靠读书来发光发热,所以整个家族在社会上评价极高。
我说,去无锡的时候,我看过钱氏的老宅,的确挺牛逼的,钱学森,钱伟长,钱穆,钱钟书。
他说,你说的这些都是晚辈了,他们最早的前辈是吴越国的开国国王钱镠,他的后代多走学术路线,你说的那几个钱,都是清朝大学问家钱大昕的后代,钱大昕也是钱镠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