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一千两银子,送到于家,这还不算年节上
的厚礼,这两年于家败落,为了扶持于家,送去了一万零三百两银子,都在账本上写着,你们不要觉得他对不起你们母亲,对不起于家,他并没有。”
这话真是石破天惊,钟清坐在椅子上,许久没有说出话来。
钟清只知道前因,不知道后头还有这样的事情,她看了二太太一眼,道,“二嫂,爹每年要给于家送这么多银子?”
她一直觉得父亲亏欠母亲,亏欠于家,可是听到这些,她的心都在滴血,那可都是银子啊,她的嫁妆才一共五六千两啊。
这些年于家竟然拿了这么多好处,这群东西,竟然还到她那里打秋风,真是该死!
关盼的心也在滴血,要知道,那封契书是他们拿来兜底的,不到最后不准备拿出来,那些银子,也有他们一份的,就这样送给了于家。
钟二老爷是散财童子转世吗,这么大方,还把那亲家喂成了白眼狼,险些把他气死,还想祸害他们家的姑娘。
唐先生适时开口,“钟二老爷高义啊,滴水之恩,他这般涌泉相报,这样的人品,真是举世少有了。”
孙氏接着说道,“你们三个嫁娶的时候,我也从自己的嫁妆里分了东西给你们,我的嫁妆不多,如今也就是剩下些给溪儿攒着的嫁妆了,在钟家这么多
年,我对你们几个,不敢说一碗水端平,但绝对是问心无愧的。”
孙氏说完这句话,叹了口气,看了钟锦一眼,“倒是我的儿子,我对他的亏欠,也不知道如何弥补。”
关盼道,“没事,娘,您要是实在想弥补,多疼着积玉就好。”
唐先生越看越觉得这事情不对头,本来是幺子和继母迫害前头的儿子,要争抢家产。
现在成了继母多年仁善,小夫妻明礼大方,兄长们成了理亏的一方。
唐先生捋着胡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钟二爷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还是二太太反应快,起身道,“婆母多年照拂,我们心中都明白,也十分感激,日后必定好好地供养您,只是今日之事,还是九弟拿走了钟家的家产一事,这不是小事,我管着偌大一个家,自然是要把条条框框都弄得分明,不能糊里糊涂的说不清楚,您说是不是。”
她暗中看了钟清一眼,心想这个姑奶奶,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竟然还把那些事情说了出来,如今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占了上风,他们再说什么,都是气短的。
关盼接话,道,“确实如此,咱们说正事,二嫂有什么想问的,只管问就好。”
二太太笑得柔和,道,“还是方才你二哥问过的问题,你们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