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杨木雕起源和发展之初,雕刻群体主要由民间艺人构成,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大部分为民间话本、神话传说、脍炙人口的戏曲剧本,所以雕刻的题材大都是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提炼出的人物。
黄杨木世间万物,皆为人设。古代文人雅士常以草木之性情喻人之品格,以草木之荣枯喻人之成败。
如周敦颐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为"花中君子”;李渔则称守困厄而无怨的黄杨木为"木中君子"。黄杨木,其生长习性和木材特性都被古人披了一件神秘的外衣。古代有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说法:一是"黄杨无火";二是"黄杨厄闰"。
有人说黄杨木不怕火烧,有人说黄杨木遇闰年不生长甚至缩短。因此世人皆重黄杨木:艺术家视黄杨木为雕刻良材;老百姓则视黄杨木制品为百毒不侵、镇恶辟邪的吉祥物。
叶君看了几眼,随口道:"这件黄杨木雕刻仙人披道袍,坐骑神兽,身背葫芦,表情生动,品相完好,包浆浑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明代精品,拿去送礼,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
王勇一看,展柜上面不是写着是民国时期的东西吗?怎么在叶君的嘴里就变成了明代的精品?
不过,价格方面也不是很贵,既然自己找的叶君帮忙,肯定就得相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只是不到十万块的价格而已。
他也不啰嗦,直接把这件黄杨木雕刻拿下。
叶君说道:"这件黄杨木雕刻,你要是转手的话,少说能赚一百万。”
在王勇的那些要求当中,这个黄杨木雕刻正好合适。
虽然一百万,对于王勇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平白捡了个漏,谁都会开心吧?
没有想到自己花了一百万请叶君帮忙,谁知道人家转眼就帮自己赚回来,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非常的正确。
两人就在继续挑选,距离王勇的要求,还需要两三件古玩,而且最好还要有一件风水方面的古玩。
不一会,叶君就看见一个道教三清铃,看来运气不错,这么快就看中。
三清铃为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帝钟、法钟、法铃、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