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一句话来形容1983年的沪城繁华程度,完全可以用‘我国最能花钱消费的城市’来当作答案。
在1983年。
沪城第一百货商店有个规定:如果你丢了一双袜子中的一只,你可以单独购买另外一只来配对。
这在当今看来也是绝佳的用户体验。
更说明沪城消费能力远超其他各地。
余天等人到达市区时,日暮已迟。
放眼看去。
街上到处都是广告海报。
沪城汽水厂的广告上面写着:清爽可口,芬芳提神。两个穿着海魂衫的年轻人路过,潇洒掏出兜里的钱,畅快地买了两瓶可乐一饮而尽。
再往前走,便到了繁华的南京路。
无数的小商店如盘龙的龙鳞一样扩张蔓延,诸如‘沪城时装公司’以及‘海达表’等繁体字的广告灯箱招牌随处可见。
姜小黎‘见多识广’,紧紧跟在余天后面,边穿过人群边说,“哥,我听别人说,每逢星期天的时候,第一百货的五层大楼里能挤满二十万人!他们现在是六天的自愿工作制,但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干满六天,然后在第七天过来购物消费!今天之所以这么堵,正因为是星期天,你瞧,巴士都走不动了!”
沪城的繁华不止是表面的人潮攒动。
根据数据,1983年,整个沪城总共卖出15693辆自行车,11239辆缝纫机和14833台电视机。
本来电视机售卖的数据还可以更多。
但由于供货受到限制,需求也受到限制,所以还有许多在黑市中流动的电视机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
1983年的沪城街道比许多城市都干净,甚至比美国的城市还要干净,而且没有异味。
走着走着。
余天看到前面有一个高高的交通岗亭。
一位带着白色大沿帽的交通管理员正手动控制着红绿灯,并不时朝着两米距离下的行人们大声叫嚷,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余天站在亭下,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思索前世种种,如今回看今朝,全然两般模样。
其实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算悠久。
而之所以发达,全是因为工业和贸易。
光是1983年,沪城就已经有了近8000家工厂。
从手工粘贴纸袋的小作坊,到巨型钢铁厂各种各样。
尤其是。
许多人们所熟知的产品,如春雷牌收音机、飞人牌缝纫机、白猫洗洁精以及大白兔奶糖,都是产自沪城。
甚至于汽车与鞋油,都用这座城市的名字来命名,上海牌汽车和上海牌鞋油,这是许多生活在80年代的人都曾有过的共同记忆。
光是1983年一年,沪城就生产了价值450亿美元的商品,占世界总人口最多国家工业产值的七分之一。
这是沪城的壮举,更是国家的壮举,也是沪城之所以远超其他城市发达程度的根本原因。
“时间还早,去黄浦江边看看。”
余天想看看1983年的黄浦江是什么模样。
姜小黎点头同意。
小龙拎着行李紧随其后。
三人漫步一些时光,如同游人一样惬意,直至黄昏时分,才到了黄浦江旁。
壮观!
如果仅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只有壮观。
此时黄浦江上一片繁华,汇集了游轮、货轮、渡船、驳船等不少于一百多艘。
甚至偶然还会出现潜艇和导弹艇。
余天见到几个穿着讲究的人正在岸边奋力敲打着金属器件,走过去问明原因。
他们很朴实,擦了擦汗,回答道,“我们都是冶金局的职工,现在国家缺铜,规定我们每周日都要来江边做一次体力劳动,瞧见没,我们在敲铜片呢,铜很贵,做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