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大宋世祖> 第四十八章 一川落日镕万金(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一川落日镕万金(二)(1 / 3)

张叔夜做事历来是雷厉风行,半个月后,河北郡布政司官署主要部门就被搬到了信都。剩下的不重要部门留在大名城,缓缓搬迁。

这番高强度工作,把官署上下数百官吏折腾得够呛,但是没有人敢吱声。

发牢骚可以,但是谁敢延误了工作, 张阎王二话不说就把你开缺。七品以上的,回开封城重新学习。

而且这些人是没有资格进成均大学或彝伦馆进修,他们就读的是青城官吏培训班。在这里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把灵魂深处的错误挖掘出来,是不可能重新上岗。

七品以下的,直接在信都城东普宁山下的河北官吏培训班回炉。等认识到各自的错误, 再编入各工作组,下到各州县去参与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

百年冗员, 朝廷里沉淀了大量等着当官的“人才”。

他们来源各色各样, 有荫补、有举荐、有元祐年间诗赋科进士,总数三四千人,一直沉冗在开封城,没有合适的差遣,只能领一份饿不死也吃不饱的薄俸。

现在朝廷又广开学门,向各地招录有才学的俊才入读成均、璧雍等大学,以为储才,对于那些沉冗之士压力更大。

所以识时务的俊杰满地都是。

开封城外,尚书省各部跟成均、璧雍大学联合举办的进修学校,林林总总有十五家,几乎一个部一家,有的一个部分出两三家进修学校。

这些进修学校跟成均、璧雍大学的学院不同,它们属于职前培训班,临时开设的。数千位识时务者早早报名加入其中, 大部分学习了半年, 急切地想为大宋的国强民富做出自己的贡献。

尤其是看到部分优秀学员先后走上工作岗位,其他学员们更加着急,纷纷递交决心书。

所以张叔夜手里不缺人, 不换思想就换人。你跟不上天启新政的脚步,就老老实实地当平头百姓,等着其他带头人领着你前进。

刚刚坐稳,清河崔家、肥乡李家、清池张家、平原袁家等地方世家又来了,这次他们还拉来了安阳韩家、获鹿贾家以及赞皇李家。

韩家不用说了,家主韩忠彦是中书省右资政,四郎韩嘉彦是官家的姐夫。

获鹿贾家,是仁宗皇帝时执相贾文元公(贾昌朝)一脉。赞皇李家,是仁宗皇帝时执相李文定公(李迪)一脉。

人丁兴旺,名望显赫。

其实此前十二家里,也有名门世家,比如肥乡李家,是真宗皇帝时执相李文靖公(李沆)一脉;清池张家是仁宗皇帝时执相张文节公(张知白)一脉。只是他们人丁稀疏,或者后代子孙不争气,权势衰落。

“诸公的来意,张某也是知道的。但是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韩家来的是韩池,他是韩忠彦的侄儿。

“请张郡守直言。”韩池转头看了看众人,拱手说道。

“诸位, 官家正旦大诰明白无误说过,当保天下百姓的财产不受侵犯。后续诸多律法政令也明言无误。各家只需来官署登记备桉各自的田地亩数,核算税赋基数,便可换发田契,传至子子孙孙无虞。”

“且我朝不禁田地买卖,只要你们出到足够多的价钱,合法合理地买下田地,再依法纳赋税即可。如此优待,你们又何必执于蝇头小利呢?缴纳赋税,从三皇五帝、商周秦汉时就有的规矩。”

清河崔家说道:“优待士族,自汉唐就有,且是我朝祖宗之法。”

“优待士族?我朝还不够优待吗?贵家的七万五千亩田地,当真都是从汉唐时就传下来的吗?五代十国乱政时期,崔家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后来太祖太宗皇帝定鼎天下,念及崔家诗书传家,屡加恩赏,才有贵家七万五千亩田地。”

“还有诸位各家,起初不过中等人家,都是先祖奋起,入执庙堂,得诸位先帝厚待,多加封赏,才有今日这良田跨州连县的盛况。如此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