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从床底下拽出来那个罐子,毫不犹豫的砸了他.捡起了地上的那几个碎银子和百十枚铜钱。
来到了街上,进了一家估衣店,为自己选择了一件完整的衣衫鞋帽。
然后又来到了一家自己经常光顾的小酒馆。
酒馆的老板是个热情的人,在唐伯虎手头拮据的时候,总是赊欠给他。
今天有圣旨传到唐伯虎家里的消息,就在这短短一段的时间,就已经传遍了这一片街巷。
这个老板一看唐伯虎进来,立刻从柜台后面,小跑着迎接了出来,不再叫先生,而是恢复了对他原先的称呼:“唐解员,恭喜恭喜。这一下苦尽甘来。我就说嘛,金子埋到什么土里都是金子,咱们现在的圣天子,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这一次上京,一定要给咱们家乡父老争光。”
唐伯虎这时候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放浪形骸,再次恢复了沉稳潇洒,冲着这个老板拱手:“借您老吉言。算一算,我一共亏欠咱们店里多少酒饭钱。我即将远行,这次就还了。”
结果这个老板当时连连摇手:“唐解元说什么见外话呢,您手中若是有那一点钱,就留着路上开销吧。您欠小店的那点钱,就算是我为先生远行践行。”
唐伯虎笑着感谢,然后坚决要付账,而闻风赶来的相邻,也纷纷慷慨解囊。
最后这个掌柜的笑着道:“唐解元非要不欠这个人情,那也成。那就麻烦您给我画个小像吧。”
在这时期,唐伯虎给人家画一张小相,只是三五十文钱的价格。他自己心中清楚,他欠这个小店多少银子。
于是就眼圈发红,请这个老板坐下,拿出了他全部的功夫,给这位老板画了一个小相。
结果就在今年他高中之后,这个老板的小相,每日都有人高价求购,一时间陡然暴富。也算是好人好报吧。
没有必要带书箱,因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早就装在了肚子里。
告别了相送的乡邻,一身青衫,一把折扇,一把雨伞,潇洒的来到了皇家驿站。
驿站的总管一见是唐伯虎,立刻亲自迎接了出来:“我们家殿下传下话来,还怕您不来呢。如果您真的不来,可就让小的为难了。”
唐伯虎就笑着问道:“再下不来为什么会让您为难呢?”
这个总管就尴尬但依旧实话实说:“我们殿下的原话是,如果您给脸不要脸,就让我带人打上府去,打断您的腿。”
唐伯虎就鼻子一酸,含泪哈哈大笑:“我唐寅何德何能,能受殿下如此关注,我绝对不会让殿下失望。”
这一次这个驿站,包括下面送过来的考生,仅仅有六个人。
而这六个人,却有四个是家贫如洗,揭不开锅的。
这个年代读书是相当费钱的,而贫寒人家唯一的上升机会,就是依靠科举考试,那可真是十年寒窗,冻得瑟瑟发抖的苦读。
而富贵人家的子弟,骄奢淫逸,有几个真正能够发奋苦读呢?真的浪费了他们那巨大的教育资源。
驿站的总管,在晚上的时候摆了一桌酒饭。其实所谓的酒饭很简单,六个人六菜一汤两壶酒。
结果那两个家庭富裕的,对这样的酒饭就嗤之以鼻,直接相约,到贵宾房间,两个人点了一桌丰盛的酒宴,享受去了。
对于这样的表现,剩剩下的四个人虽然愤愤不平,但也无可奈何。
还是唐伯虎洒脱,对这件事一笑而过,对眼前的酒菜甘之如饴,还邀请了总管过来同坐。
总管知道,这个唐伯虎在杭州地面那是出了名的人才,再加上这一次殿下刻意的看重,即便这一次他不巧名落孙山,但也会成为自己殿下的座上宾。
能够和未来的殿下看中的红人,有机会坐在一起吃饭喝酒,那是将来自己可以吹嘘一辈子的事情,怎么能够推脱?
于是就带了一份硬菜,拿了一壶酒坐下来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