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2章 开恩科(1 / 2)

得偿心愿,朱厚照当了主考,郑天一当了副主考之一。这下,不但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好为人师的恶趣味。

但,主考,和郑天一这个常务副主考,可不是张嘴等着将来开考,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繁琐的事情要做的。

这也正好,朱厚照正不愿意回西北呢,正想找借口在京师看着老爹,估计在自己看着下,弘治是不能在今年驾崩了。

只要挺过今年六月,自己的目的就彻底的实现了。

在在筹办科举上,那群老臣,正想趁机锻炼和考察一下太子丹能力,就都默契的袖手旁观,包括弘治都当没这回事。

除了给你仅仅口头上的一切支持外,就是什么都不管。

没有经验,怎么办,那就边学习边干。

但好在,这次不用像上次驿站改革那样,自己连衙门口都找不到。

科举归礼部管,还有一个专门的侍郎,叫做权之贡举。

这个时候的权知贡举的侍郎名叫史学范,一见面,朱厚照就给他一个精明干练的评语。

这个史学范可没有像其他的老臣那样,以考察为名,行袖手旁观一身轻松之实,而是兢兢业业的替太子谋划。

首先,要将皇帝开太子加冠恩科的事,通知到全国各地。

这事好办,自己的驿站系统已经相当完备,这个圣旨就通过驿站直接传达。

替自己的东家办事,驿站皇家家丁那是分外上心,效率及高。

同时,朱厚照还悄悄的下令各地驿站情报部门,一定要悄悄的打探那些各县教俞报上来的考生的家底详情。

一旦发现还有谁行贿官员,立刻通知当地的锦衣卫。锦衣卫立刻上门抓捕。在源头上就死死的卡住了,有可能舞弊的情况发生。

而至于到了京里,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主考官和常务主考官,是太子兄弟两个,是绝对不能受贿的,如果真有那胆大的,行贿这兄弟两个,那就是送上门去给人家砍脑袋。

而这次那几个副主考,都是内阁成员,他们的操守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泄露考题的问题,朱厚照准备,让老爹在开考的前半个时辰,在拟定考题,这样就又堵住了这个漏洞。

然后就是这次的科举车马伙食都是内帑掏,所以,驿站又参与了学子考生的车马转运,因此也就出来了一个新名词,公车。

各地的举人,向最近的驿站报道,有最近的驿站,出动马车,拉着这些举人们,沿途汇集,向上一个驿站传送。

这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你怎么能知道,这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不是坐在你的这个马车里?

一旦真的是那样,你的这个马车就成了宝贝了。

即便没有出现探花榜眼状元,那也挡不住那些羡慕功名的人,对举人们做过的这辆马车的向往,他们纷纷想要乘坐这个马车,粘一粘举人老爷的文气呢。

各地驿站,立刻发现了商机,他们将这里的马车,直接选用了4轮马车,这样可以多坐人。

而同时将这个马车,打扮得极尽奢华招摇。

然后,在将主人们送走之后,他们干脆就将这个马车定期定时定点儿的,运行在固定的线路上。

这样就催生出了几百年之后才有的公交车。

这不但方便了百姓出行之后,又成为了驿站的一笔巨额的收入利润。这是朱厚照没有想到的。

而同时,皇上又以太子的名义规定,所有参加恩科的举人,每天的伙食费标准是三钱。

这是一个不低的伙食标准,保证能让人吃饱吃好。

这一下,所有赶考的举人,无不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

各地的举人纷纷上京,尤其那些有资格去清贫的举人们,再也不用上京赶考的时候,需要接受当地士绅大家族的赞助,亏欠他们一个巨大的人情,将来如果做官了,就要被他们拿捏的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