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迟迟不动工。你们来正好,你们说在哪里建,我们就在哪里建。”
“我们也尽份心,”带欣也怕了,柳风铃和翟青鸾一直没怀上,她也要向神求子。
“由我们给恩师塑金身吧。”
“就建在这里吧!随便建个就可以了,他老人家不喜欢奢侈。”
李寿拍板决定后,剩下的用不着他,大家七嘴八舌说了一通。
由一个叫柳明的壮年男,见李寿对师父的庙不感兴趣,将话题岔开。
“明年朝廷将举行最大规模的科举,还要为高句丽、百济选拔人才。听说只要不是太差的,都能上榜。但差些的,只能去高句丽那边为官。现在大家都在拼命学那边的语言,想明年高中。”
这事李寿还未听房玄龄说,估计是才决定的。
“朝廷打算如何考?”
柳明也是其中一个在努力之人,知道不少:
“听说要分成两批,一批专为高句丽、百济选拔人才。只是考点就要设几个,在百济、高句丽和大唐都要设。预试过关后,由朝廷负责,将过关的学子送到京城京试,最后再殿试。另一批,不用考高句丽那边的语言。”
李寿打下那么多地盘,朝廷也急了,明年的科举,绝对是盛况空前。
“想去那边为官,的确要懂那边的语言才行。听说朝廷在科举改革,明年的考试,应该会有所变化吧?”
柳明点点头:“大唐这边,四书五经只占五成。管理方面占三成,算数、农业、商业等皆有所涉及。高句丽那边,四书五经只占三成,其余的占了不少。”
李寿还算满意,这些事他给朝廷提过建议。
照这样录取的人才,一定比儒家的书呆子更有用。
没聊一会,几个男女,领着三个小男孩到来。
辈份最高的柳方堂,指着左边一个胖胖的的小男孩:
“这是我曾孙柳千宇,今年六岁,已能背诵殿下写的百家姓,识字上千。这是你四公家的曾孙柳千国,你大伯家的孙子柳放文。他们都很不错,是我柳氏一族的希望。”
李寿考三个小孩一些简单的东西,三小没给柳家丢脸,一阵大夸。
自家的人,柳风铃夸得更利害,柳家人大爽。柳方堂说:
“狄家那小子狄仁杰,已做了晋王的陪读。晋王让他来这里,他还不愿意,要留在宫里学习。现在殿下回来了,我们也想将千宇他们交给你,也不要求其它,只要能像狄仁杰那样,留在宫里学习即可。”
李寿虽有些头痛,人家如此相待,自然想求些好处,这很正常。
“我可以将他们带到京城,暂时在国子监学习。至于宫里?孔大人那脾气,我也难说服他。还得他们自己努力,要是能通过孔大人考验,一定能在宫里学习。”
宫里不是谁都能进的,教他们的全是大臣大儒,各方面远在国子监之上。
所以狄仁杰宁可待在宫里学习,也不愿在李治身边浪费青春。
已经够意思了,柳家人还算满意。
“如此,殿下费心了。”
柳风铃的弟弟柳安还在宫里学习,那是特招生,可能是孔颖达最差的弟子。
怕大家有想法,柳风铃说:
“千宇他们去,就住在我府上,平时我们也会教他们一些东西。”
柳家人终于满意,柳方堂连连称谢:
“要是有殿下教教他们,不进宫也没什么。”
李寿在这里找了不少麻烦,李明达几小在街上,正想着给他解决一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