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第四百二十四章 科举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四章 科举改革(1 / 3)

众公主的蜜月已结束,李世民已回到长安。

在广州大开眼界后,李世民回来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招集在京的许多官员,来一次大唐目前最大的朝议。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和李泰心若死灰,他们以为李世民既将宣布一件大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几百手下,目光和以前有了些变化。

现在的李世民,就算看魏征、房玄龄等人,也有看庸才那样的目光。他一点没从镜子里面,有过这种目光。

“朕这次去广州,看到的东西太多,感触也太多,朕简单给你们说几件事:以前朕还在太原时,见街上有不少乞丐。那时就希望我大唐,再无乞丐。这个想法在长孙冲、天赐的计划下,至今都没能完善。就连最开始执行的洛阳,现在仍有乞丐。”

李世民没说虚,开始的确弄得不错,长安的乞丐都快绝迹了。

这些事,时间一长就没人愿意管。又加之管理上有不少缺陷,现在又逐渐多起来。

“现在广州七地,已看不到一个乞丐。那些脑袋有病、不能干活的人,都被他们统一管养起来。他们还成立了孤贫救助院,那些孤老无依、贫穷衣食堪忧的人,他们都会救助。服侍那些孤老之人的,就是从流浪乞丐中选出的人。”

这是李世民佩服李寿的地方之一,李寿对人的利用,他也甘拜下风。

“他们现在在许多县,都成立了官办学校。学期为十年,十年寒窗后,足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们教的,也不尽是四书五经。农、工、商等都有涉及。天赐以前就上奏,说我们的科举要改了,不能只考四书五经。众爱卿可知,他为何如此建言?”

李寿做的这些事太过超前,虽在场也有不少人已知道,没哪个地方跟着他们的脚步走。

魏征说:“四书五经,主要教人以文、德、孝、义这些做人的道理。但国家选取人才,不能只看这些,还要看各种能力。”

房玄龄接道:“一个好的官员,并不只凭他的文才,还要看他的管理、用人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东西,在四书五经上并未涉及。越王殿下的意思,想必也是如此。”

李世民还是比较满意,他的手下都不傻,知道李寿之意。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赞成,王绍礼站起来:

“自隋兴科举以来,就考的是这些。一个人最重要的,也是这些。再有能力,要是品德有亏,取之只会害民害国。越王殿下的想法虽好,考虑有些不周。”

李泰正要给王绍礼一个大赞,马周将发话权抢过去:

“隋朝的东西,我们为何非要继承?如果只能从四书五经上才能学品德,那些不识字的百姓就没品德了?”

反对派呆住,李世民哈哈大笑:

“马爱卿说得好,继续说下去。”

马周已是大臣,有权在这种场合发言:

“读书人也有品德差的,不识字的人,也有品德优的,品德这东西,非是靠读书来决定。臣以为越王殿下说得没错,科举改革,势在必行。”

还好有马周这样的人才,科举改革终于通过。

科举这么大的事,搞得后面的时间,全在说科举。

李世民想再说说广州之行,再夸夸李寿也没时间。

李世民琢磨,要不要明天再继续,禁卫领着一个壮年男子上殿:

“微臣越王府侍卫江胜光,拜见皇上。”

李寿经常派人来,李世民已吩咐,凡是李寿派的人,都不用再行通报。

虽是小事,这样的信任,李承乾几弟兄也从未有过。

“江爱卿请起,天赐派你来有何事?”

江胜光拿出几份奏折,嘴未闲着:

“我们已占领平壤,平壤的十四万高军,投降十二万几千人,逃走一万多。”

“啊!”有些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让这个消息惊呼出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