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天,岂不比之破损更好?”
两人恍然大悟,尹世杰向李寿一礼:
“开始听百泉兄说,还以为他们只是在恭维殿下。殿下之才,难怪能为大师解惑。现在高句丽仍有不少兵马,支持的大户也不少,殿下真要一座座城打下去吗?”
“能和平收复,我绝不会选择战斗。”李寿说:
“高句丽现在的问题,并不难解决。高藏年纪还小,可以忽视。主要在于渊盖苏文,为了他一人,连累那么多人太不值得。大家何不联合起来,将他拿下?我不相信,那么多人都愿为他而死?”
尹世杰等了半晌才开口:
“不瞒殿下,军队连连败北,不满渊盖苏文者,远比拥护他之人多得多。只是大家都还对高句丽抱有幻想,另担心唐国统一后,会对他们不利。比如抄家、流放唐国等等。”
这些事,李寿也没去仔细想过。不用多想,他知道尹世杰说的绝对不假:
“我可以写封信给尹公子,为和平解放高句丽努力的人,我们绝对不会伤害半分。无论为官为民、住在何地,这些都可以有自行选择权。并且能保留一半的田地。更不可能抄任何人的家。”
尹世杰大喜:“若如此,定会有不少人,我愿为此努力。此番去,用不了多久,定会带来好消息。”
……
第二天一早,李寿接到老婆的信,她们已到新罗,正在来这里的路上。
李寿高兴得晕头转向,原本他要出征也改变主意。
让薛礼和金庚信,先一步去占领那些没多少兵马的城池。
李寿的中军,准备还在国内城修整几天。
军队的事大有人负责,不需要李寿操心。
他招的四十几个文人,分出去就像石头掉进海里。
文人太少,许多工作开展很困难。
现在各地虽在搞分田地,都只是还在起步阶段,搞统计一类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文人太少。
李寿虽抓了不少文官,那些文官几乎都是大户的代表。
他并不想用那些官员,决定面向社会征集文人。
这个消息一出,加上宋百泉等人奔走。李寿招呼的人才大厅,到来一百多人。
李寿很满意,敢来这里的人,不说学问有多好,起码能识字懂算数。
待大家坐下,一个心急的年青人问:
“我们为官,还需不需要科考?”
受中原的影响,高句丽这边也在逐渐开始通过考试为官。
“不用再考试,但要考核。”李寿说:
“大家将会分到各地去,暂任官职。试用期半年,如果在这半年内,大家的本职工作干得不错,朝廷会正式下文,授予官员。如果干得不如意,大家只能另谋高就。”
现在没什么试用之类的,全听呆。一个中年男问:
“干得行不行,以什么来评?谁说了算?”
为了招人才,尽快稳定占领的地方,这些李寿早已想好:
“百姓是最好的评判者,到时我们会组织一些人,到各地走访调查。这些大家不用担心,只要好好干,绝不会埋没一个人才。凡是正式为官之人,一个家庭成员,可以分得三个人的土地,减免两年的赋税。有优先治病权、优先出行权、可享用各地驿站的便利……”
一大串优厚条件,成功将许多人吸引。中年男问:
“我们下去为官,是不是要去做分田地的事?”
李寿扫了一眼,许多人对这个问题都很关心:
“当地的事情都得做,自然包括分田地。分田地的事,是一个很重要的考核,必须要干好。大家不用担心,有你们做这些事,比军队做更温和,对他们也有好处。我可以向大家承诺,谁要是敢打击报复你们,主犯杀,抄家,家人卖为奴。”
这样的惩罚,已能和谋反相比。
一天的忽悠,李寿成功招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