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任飞照例来到了燕京大学国际医院,换好了医生服后,就来到了护士站,询问护士,十六岁女孩腹痛患者情况。
“早,林医生。”值班的小护士看见林任飞向护士站走了过来,便主动打招呼。
“早,小赵昨天是你晚班啊。”林任飞也礼貌的回应,这么早,护士们还没有交接班呢。
小赵护士点点头,“是我的夜班,林医生。”随后林任飞继续说道:“203房的,十六岁患者昨晚的怎么样?有什么反应吗?”
小赵护士边翻开夜班记录,边回答道:“203室,3床,半夜确实发生腹痛,和我要了止痛药,我根据医嘱给了半片止痛药,吃过止疼药之后,疼痛就缓解了。”
林任飞点点头,“好的,知道了,谢谢小赵。”
“不客气的额,林医生。”小赵护士微笑着回答着。
林任飞的脸上也多了些笑意,只要能确定脑电图检查结果就能证实自己判断。
这里解释一下脑电图的功能,脑电图是通过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图形的检查。脑电图结果分析主要是根据脑电图的频率、波幅、波形、发作性发放及位相关系来确定。
结果分析、临床中各种异常脑电波的临床意义如下:
基本波异常表示,节律的减弱或消失可分为局限性和普遍性减弱或消失。前者提示该部位皮质功能低下或消失,如血肿存在;后者说明皮质功能普遍低下,见于脑缺氧、脑外伤等,亦见于正常人嗜睡期(抑制期)。
节律波幅异常增高说明,该部皮质功能亢进,可见于癫痫患者;低波幅快波(β波)型脑电图为大脑皮质功能处于兴奋、不安、精神活动、感觉刺激及少数β型脑电图者外,亦见于脑桥、延髓部病变、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投射系统的功能亢进时。
阵发性异常表示,凡阵发性高波幅者,多属癫痫性异常,棘波、尖波以及与慢波结合的综合波,均为癫痫样放电。在以局限性慢波为背景的情况下,出现阵发性棘波等异常波,提示该部脑组织有器质性改变,兼有癫痫发作的倾向,两侧同步性阵发性慢波节律,多提示脑深部中线结构如第III脑室、丘脑、中脑有病灶。
非阵发性异常波说明,局限性非阵发性异常多表明脑部有浅在性(大脑皮质)病灶存在,病灶越浅,其阳性率越高,异常波也越明显。多灶性局限性异常者常提示有多个病灶的可能。广泛性非发作性异常多提示大脑皮质广泛性功能障碍,见于弥漫性脑病、感染、中毒、代谢性脑病、意识障碍等。
当一侧大脑深部病变时,异常的电活动有时可通过胼胝体、前后联合、丘脑等结构传至对侧,从而出现两侧性异常。但继发性的一侧半球的异常波出现的时间较原发侧为晚、波幅较低。
通常适应证表现为,脑电图主要用于癫痫的诊断、分类和病灶的定位;对区别脑部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有辅助诊断价值,如意识障碍、睡眠障碍等;对脑部弥漫性或局限性损害以及脑炎、中毒性和代谢性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病诊断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所以说林任飞很看重这个脑电图的检查结果,就在于此,也就是说,这个脑电图一出,基本就能看出患者的病情情况了。
询问完十六岁女孩患者的病情后,林任飞随后返回病房,看了二次脑电图检查结果,典型的脑癫痫波,棘波和尖波。
棘波为突发性的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明显突出于背景,乃痫样波形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多为负相,亦可为正相或双相、三相。其波幅大小各不相同,多在100微伏以上。50微伏以下者称为短棘波或小棘波。周期在80毫秒以内。棘波的出现提示脑部有刺激性病灶。若在慢波背景上出现的棘波,常揭示来自原发癫痫灶或其附近区域,而在正常背景上出现棘波,波幅常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