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离家的那天,叶培芸从家里的旧红木柜子底下翻出一个针线包,里面有全部的家当,是打算给俩儿子成家预备的钱,只能进不能出。然后蘸着唾沫数出零零散散合计5元的毛票,递给了苏海。
“海子,家里钱不多,还要箍新窑,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你省着点用。”叶母嘱咐道。
“太多了,够用了。”说着把这一堆毛票分一半出来放到了母亲手里。“厂里供吃住哩,二狗子已经给我打听好了,我去了就直接能干活了。”
“可不能再这么叫人家王军了,他还比你大一点,你们都大了,在外面要脸面,知道不。”
“知道了,妈你回去吧,叫我爹拉石头小心点,人长得矮就不要拉太大的石头,别伤着自个儿。”苏海一边整理着自己的黄挎包,一边用带子把铺盖背在后背,大踏步的从院子出来,径直往东边走去。
“记得写信回来。”母亲站在东头的老庙跟前长声叮嘱道。
“知道咧。”苏海迎着太阳,沿着小河沟向东而去,偶尔布鞋踢到沟里的石子,脚指头生疼。想想还有30里的山路,不禁又加快了脚步。
这响水湾往东边有一条大河沟,叫羊泉子沟,这条沟从西到东有大概50里地,依附着这条河沟,从西往东从里往外有大小七个村子,最里面的是小王庄,然后是响水湾,后面依次是大王庄、小西庄、杨家营、陈家营、岩头村。走到岩头村就能有公路了。不过,在杨家营就有能到大鸭湾的汽车了。走到大王庄的时候,正赶上余家兄弟在井边驼水,于是赶紧拿出水壶灌了满满一壶,顺便喝了个饱。
余家兄弟叫他去他们家吃口饭,他说着忙赶路,怕太晚了赶不上车。一打听才知道他要去煤矿,余家老大正雄劝道:煤矿活不好干,还危险,再说以前不是只要外地人的么?苏海急道:为啥只要外地人哩?这还不简单,出事故了外地人赔的少嘛。老二正杰插话道。不像你们,好歹有个拖拉机,有活路苏海羡慕道。那可不,村里好多大姑娘都争着来我家找我大哥耍哩,还不是因为他给队里开车么老三正伟抢话道。莫要瞎说,老大打断道,不过听说你家大妹子苏娟也不念书了?苏海笑道:她学习不好,老师着急他自己也着急,索性就不念了,回家还能顶一个整工哩。
简单扯淡一会,余家兄弟驮着水回去了,苏海就着凉水,把包里的窝头拿出来,一边赶路一边大口的嚼着。心道:这井水就是他娘的好喝。那口老井不知有多少年头了,井口被绳子磨出一条一条的深痕,最深的大概有两寸。有水的地方总有勤劳的人,那里必将人畜兴旺。
六十年代的时候,基本家家户户都是三孩以上,就像一只手掌一样相差一两岁的比比皆是。特别是晋西北这里,由于地广人稀缺少劳动力,在加上没有避孕的概念,这里出生了勤劳努力自强不息的一茬人,交通水利都不便利,基本都是人背马驼。农忙的时候基本都是人畜饮一处水源,起晚的都排不上队。像大王庄这样的村子,娶嫁都是特别容易的事情,这里是方圆百里的好村子。
这大王庄正北20里地就是上峪乡,中间有一片灰蒙蒙的野林子,这里有野猪,野鸡,獾猪、野兔等动物,也有各种药材,柴胡、知母、黄连等。因为村子小,所以大小王庄和响水湾村的孩子都在乡里上中学,一周回家一次,礼拜五下午回家,礼拜日下午去学校,自带粮食,学校提供灶台。宿舍是乡里箍的窑洞,一口窑洞的大炕上能睡8/10个人。宿舍只让取暖不让做饭,因为烧的是煤炭,以前发生过学生被炭烟闷死的事故。但是小学有的村子有有的就没有,主要是看村里有没有能当老师的,响水湾的叶正清就是这三个村里的教书先生。响水湾的学校还是苏占山当初建的两间窑洞,按孩子年龄大小分两个大小班。
苏云到了学校日头刚好落山,把他手里的家伙什放到门外,掀起破门帘大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