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方相寺,正是矗立于蜀山北山之上。若登顶傲立,可将南山脚下的蜀山城一览无遗。
蜀山方相寺的构筑布局,是大晟各郡方相寺中最为完善的,号称方相寺之标本,其规模也可与昊京方相寺媲美。既雄据蜀山,蜀山方相寺按地势依山而建,走完整座方相寺宛若攀登一遍蜀山北山。山脚即山门,从山门拾级而上,到一处平地处便可看到一座古朴的大殿,其为地皇殿。地皇殿两侧竹枝繁茂,有山涧流下,汇成左右两潭,是为巫潭。在其他州郡的方相寺,其若是在平原而建,其水便不叫巫潭,叫巫池。巫池乃人工凿成之湖,往往是泛流全寺。此处巫潭随山势下流,遂与他寺有异。
从地皇殿往上走,穿过丛丛茂林修竹,经过山道旁一间间巫寮,一时豁然开朗间,便来到一处极为开阔的平地,是为巫庭。此乃巫覡们**诵经演武之地。巫庭两边也是巫潭淙淙,潭水之侧,各有两座小院。一处是杏林阁,乃巫医修学之地。杏林阁后面有一条石径直通山下,百姓们可以走此石径寻医问药。另一处是心相堂,乃相师研学之地。心相堂倚山而建,问相者可先从石径到杏林阁,再从杏林阁走到心相堂。
从巫庭处继续前行,一路上山路绕绕,溪流徐徐,便来到了金碧辉煌,宏伟雄峙的泰皇殿。其宽且高,拔地而起,人站于屋檐下仰望之,那三层五脊殿如横亘的巨石片,一片片嵌在山体上飞悬空中。久望之如泰山压顶,目眩神晕。
泰皇殿东西南北方以及稍殿侧处,分别是供奉着青帝伏羲、白帝少昊、赤帝神农、玄帝颛顼,黄帝轩辕的五色小祭坛。泰皇殿与五祭坛,是寺中执事大人起居活动的主要地方。殿中设有执事台,凡寺中决断,皆出于此。
从泰皇殿再往上走,便又是阔落的空地。此处为天皇殿脚下,是为天皇庭。天皇庭与巫庭景色相似,然庭内有三院。中央往后的院子,是无名间,是寺主大人工作起居的地方。庭侧一处是五行院,乃山术训学之地。另一侧是卜筮间,乃卜术占筮之所。此两地方皆有山巫守卫,不对外开放,非寺中巫覡,不得入内。从两地再往深处走,可看见巫寮客寮,还有练武场和比武台。
在天皇庭仰望之,可直面高耸入云的天皇殿。从外看,大殿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其高达五层,与其说是宽宏的殿阁,倒应是雄浑高峭的塔楼。
望之触手可及,可要抵达天皇殿,还要走百级石梯。当走至天皇殿下,或再登至塔顶,远眺可一览蜀山城,长鸣湖如同一颗珍珠一般嵌在两边如蚌壳的蜀山中。近俯可一瞰方相寺全貌,三座三皇大殿俱在一线之上,两侧的四司小院、五帝小祭坛,还有山林中的巫寮、客寮如群星围拱一般安置其间。
易难抵达山门时,层层石阶破裂,满眼狼藉。一些灰袍小巫正在收拾打扫。
“执事大人。”他们看到易难,纷纷行礼。
易难点点头,忙问道,“昨夜遇袭,可有伤亡?”
一个小巫答道,“只有数人受伤,经医司大人治疗后并无大碍,现正在巫寮休养。”
“好的,辛苦你们了。”
易难继续往上走,来到地皇殿时,发现周围也是破损甚多,满是打斗的痕迹,幸好大殿并无受到重击破坏。这长生教竟能攻到此处,其攻势着实比易府那边猛烈得多。
和众小巫打完招呼后,易难继续前行。
来到泰皇殿便是空无一人,安详如初。看来长生教也只能攻到地皇殿。
易难正想走向执事台,却发现有两个小巫正走了出来,还有一些私语。
易难有意止步,藏于树林间,留心听着。
“喂,听说那个易执事不会用巫术?一点也不会?”
“新来的,你听谁说的!”
“我就听大伙说的呗,到底是不是啊!”
“好像是,反正我就没看过执事大人用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