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月一度的大朝会,罗轩早早起床,穿戴整齐赶到皇城,发现城门口站了不少人,便主动上去打招呼。
“萧丞相,数日不见气色不错啊。”
黑灯瞎火的你从哪看出我气色不错。
萧敬在外人面前永远保持着长者般的和蔼形象,笑道:“听说龙川侯最近一直在熊耳山工地,还给征召的徭役盖了食堂发了工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罗轩答道:“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嘛,那点活安排的好三千人就能干,却召一万人过来不是资源浪费嘛,民夫拿到钱了干活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工期才能早日完成。”
“另外朝廷建炼钢厂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早一日完工早一日赚钱,从效益方面来讲,给民夫发工资朝廷还是赚的。”
萧敬摇头道:“赚没赚老夫不知道,老夫只知道省下的就是挣下的,龙川侯,朝廷入不敷出已久,用钱的地方太多,做臣子的还是要以节俭为主,切不可大手大脚啊。”
萧敬这个年纪的人思维方式早已固定,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和事务,除非有颠覆性的证据摆在眼前。
罗轩懒的跟这种老顽固费口舌,行礼退到一边。
随着官员陆续到来,城门开了,百官站成队列涌入皇城,赶往含元殿。
站在殿中没等多久,身穿冕服头戴旈冠的宇文广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到龙椅前坐定。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齐行礼山呼万岁。
平身之后太监出列,扯着公鸭嗓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话音刚落,一位年轻官员便出列拜道:“陛下,国家强弱取决于人,兴国之要首重人才,战国之初魏国独霸,最后因何而衰,因为人才流失严重,秦国偏居一隅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为何,因为重视人才,细数秦国历代名相,有几人出身秦国?”
“大周地大物博人才众多,可立国至今采用的都是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导致很多人才空有抱负却报国无门,最后泯然众人,实在太过可惜。”
“臣请陛下开设科举,给天下寒士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科举这事不是第一次提,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建议了,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今天再次被人提出,百官一点也不意外。
尽管如此,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有人出列拜道:“臣反对,寒门子弟良莠不齐,且贫困已久,骤获高位必会率先满足自己的私欲,届时贪污成风……”
这话说的,好像士族出身的官员就不贪污了一样。
反对的官员也知道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继续说道:“况且九品中正制乃是祖制,祖制不可违啊陛下。”
这话听的罗轩恨不得一巴掌呼在对方脸上,屁的祖制不可违,对你们不利的你们违的比谁都快。
就拿明朝来说吧,朱元璋发布的禁海令被后世官员奉为圭璧,严防死守,生怕有人违了祖制,朱元璋发布的大诰后世官员却像得健忘症了似的,没一个人提起。
同样是祖制,待遇为何天差地别呢?
罗轩站在队伍的最末尾冷眼旁观,现在还不是他出手的时候,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谁附议谁反对。
之后不断有人出列,有附议的,有反对的,各执一词,都有理由。
附议的给出的理由很充分,科举取仕,面向社会全方位选拔人才,寒门庶民之中虽然人才不多,概率远小于士族,但架不住人数多基数大啊,就算一万人里选拔一个,那也有不少哩,再优中选优,总能挑选一两个出类拔萃的不是。
反对的给出的理由就比较牵强了,翻来覆去就只有两点,一是寒门子弟人品不行,国家选才要先论德,二就是祖制不可违了。
反对的理由虽然牵强,但架不住人数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