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轩摇头道:“送谁无所谓,只是你的效率太慢了,四叔,我要的不是一台两台,而是成百上千台,要保证罗家湾,潘家崾岘,陆家咀,白家窑等村子每户人家至少一台。”
工具好不好全看怎么用,按后世的思路,有了设备自然是要建厂扩大生产的。
罗轩也想过建厂生产,但这种模式不适合罗家湾,或者说不适合现在的他。
建厂需要厂房吧,他一没钱二没人的拿什么建,窑洞里那几摞砖吗?
其次建厂的麻烦太多了,员工的食宿问题,工资奖惩问题,消防安全问题,想想都头疼,更别说官府盘剥了,县衙的官老爷若知道罗家湾有个纺织厂,能不过来看看?
县老爷心善的话收点保护费走人,心黑的话连厂房都能给你端喽,这个时代可没有劳动法和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弄不弄你,怎么弄你全看官老爷的心情。
所以罗轩没准备建厂,而是打算将织布机送到周边百姓的家里去,由自己采购原材料卖给村民,再让村民将织好的布卖给自己,自己再卖给姚元崇,中间赚个差价就行。
这种模式类似于后世的互联网平台,村民都是自己当老板给自己打工,积极性高不说,还能免去建厂的一系列麻烦。
至于村民们会不会踹开他这个中间商,从别处采购原材料,再将布匹卖给别人,罗轩一点也不担心,事先签订合同,约定用他的织布机就必须采购他的原材料并将布匹卖给他就行。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有契约精神的,讲究的是千金一诺,很多时候连合同都不用签,口头约定对方也会遵守,违约的人会受到所有人的排挤,在家乡根本活不下去。
不说现在,后世很多农村都很注重契约,自己老家有张欠条,欠了三十多年,而且没有任何有关衙门的盖章,拿过去人家都是认的,但在后世,这种事情是个例,连少数都算不上。
这就是自己只说了句以信誉担保,姚元崇便敢答应自己所有要求的原因。
说到底还是村民朴实,会对给了他们饭碗的人心生感激。
当然,这种感激不是永久的,过上几年生活好了,肯定有少部分人生出踹掉中间商的心思,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从而导致整个平台崩盘,但那又怎么样呢,真到那个时候自己肯定也赚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进行产业的二次升级。
时代在进步,时代里的人也在奔跑,只不过有人快有人慢而已。
只要自己跑的足够快就没人能够超越。
想法虽好,罗铁林却听的当场炸毛,扯着嗓子咆哮道:“你逗我呐,我一个人就算干死也弄不出那么多台织布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