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苏洋义工看到了四五个村落,这些村落大多都人迹罕至,或许是因为下雨的原因,看不到什么人。
抵达七里村已经是晚上七点多的时候了。
这山区里面就是和城市里面不一样,如果说城市是工业时代,那么这农村就像农耕时代。
一切都维持着最原始的模样。
用山石堆积成的房舍遍布,看着只感觉到一阵淳朴。
“校舍在村西头,还得再等等。”孙庆民说道。
不少小孩在屋檐下看着苏洋,苏洋也是很友善地打着招呼。
小朋友们身上穿的衣服大都比较破烂,看上去多少有些邋遢,苏洋知道,那不是他们想这样的,是因为这里贫困和落后的经济禁锢住了他们。
在这里,想要考出去,成为幸运儿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山村里只有一个小学,没有初中,初中要到镇上去,而镇上的初中又没有宿舍,所以就只能走着过去,走着回来。
很多小孩子就是在这个时候辍学了。
虽然现在是1994年,1986年的时候就已经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上完九年的学依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国家免去了学费,但是依然需要书本费,需要在学校吃饭的还有伙食费,很多家庭为了省去这一笔钱就直接让孩子在家里务农,或者出去打工了。
然后攒下一笔钱,娶个媳妇,继续守在山村。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子子孙孙终究都留在了大山,始终没有人能够走出去。
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
苏洋一边看着那些张望的孩子们,一边心里默默发酸。
这些孩子们的模样多少都有些可怜了,在城市里他从来没见过衣着这么破烂的孩子。
有的孩子居然还光着脚,小脚丫上沾满了泥,上面还有着一些伤疤,想必是因为料峭的山石,亦或是那些有些荆棘的小草刺伤了。
“孙校,孩子们都没有鞋穿吗?怎么还光着脚?”苏洋忍不住问道。
“家里哪有那么多的鞋,而且小孩长得又快,半年不到鞋就又小了,真是没办法,所以就只能光着脚了。”孙庆民叹了口气。
苏洋心中突然萌发出一个念头。
到时候自己去镇上买上一些鞋,然后送给这些孩子们吧。
他实在是看不下去那些小脚丫就那样踩在冰冷而又坚硬的地上。
他实在是不忍心。
十几分钟后,孙庆民停在了一个院落之前。
“这是给你们支教老师准备的住处,之前是一壶人家,后来这户人家离开了,再也没回来,这个地方也就被改造成你们的住处了。”孙庆民解释道,旋即下了三轮车,苏洋也走了下来。
苏洋打着伞,打量着这个院落。
并不算大,甚至可以说是窘迫,但是有一个地方住就已经很错了,素养也不想纠结那么多。
“条件确实是差了一点,但是我也已经尽力了,现在镇上也拨不了什么款,学校的新教室还没有着落,实在是没有钱啊。”孙庆民说道。
“新教室?那现在是在哪里上课呢?”苏洋问道。
“是在不远处的妈祖庙,你朝北走个五百来米就能看见。”孙庆民说道。
“怎么会在庙里,之前的教室呢?”
“之前的教室早就倒了,不然不会到庙里的。”孙庆民说道,“在庙里上课,村里的老人们也有一件,但是这时无奈地选择,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这样做的,学校里一天拿不出来钱盖新学校,学生们就只能在庙里学习。”
苏洋点点头。
“对了孙校,我还忘了问,咱们小学一共多少人啊?”苏洋问道。
“一共四十二个人,一年级有七人,二年级有八人,三年级有十二人,四年级有五人,五年级有六人,六年级有四人。”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