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人命。
如今消息是带回来了,可又有谁能证明,这消息是准确的呢?
又是一个仓促之下的小失误,斥候副千总冷汗直流之际,猛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将身后背着一个普通的细长木筒取了下来。
“督帅,王九等人,虽然不是我斥候营的兵。”
“但他们带来了少将军的军情信件!”
这种木筒,本就是清军绿营斥候携带,用来传递军情的装备。
李元允的传令兵既然还是向大军传递军情,肯定不会傻乎乎的派一伍士兵出来。
更何况他们还不是斥候营的人马。
“记住,下不为例!”
淡然冷哼一声,李成栋老眼中微弱的寒光渐渐收回,这名斥候营副千总瞬间如蒙大赦。
“父帅。”
“儿一切平安。”
“两日前,儿所率先锋至饶平…”
打开木筒,抽出薄薄的一张纸,李成栋只是瞥见开头的字,心便放下了大半。
因为纸上墨迹初干的字迹,正是出自李元允…
…
凤凰山区北面,一处丘陵起伏的密林内,朱由榔静静站在一块巨石上,用西洋单筒望远镜,透过树木的缝隙,朝着四处眺望。
这是刚刚靠近凤凰山区北面的位置,大大小小的丘陵密布,树林也足够茂密。
从这儿朝着正西方,略微偏北的方向直行,大约再行进两百里左右,便可到达韩江中游。
那儿正是距离潮州府城所在的海阳县城,顺江而下还有五百多里路的湘桥码头。
事实上,相比起湘桥那个镇甸来。此处,距离东面的饶平县城,还不足一百五十里。
让府军卫士兵,带上折罪营那名名叫王九的俘虏伪装传令兵,往饶平县城方向走寻找敌军斥候。
朱由榔给李成栋传递的消息,是他的七千先锋已经到了湘桥。
但李元允部已经全军覆没了,消息注定是假。
派人主动联系李成栋,这是昨日黄昏,李元允在粗人赵猛砍头一刀幸存后,朱由榔才开始安排的。
李元允在选择自己的性命,还是选择为老爹李成栋而死之中,做出了朱由榔意料之中的决定。
这个军阀之子,只要有机会,有希望,那他肯定是不愿意赴死,舍弃一身荣华富贵的。
他不想死,那作用真的是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