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突然调动,多个部队掺杂在一起行军的话,会造成调动不便。
更何况现在英印部队居然有20多万人,虽然这20多万人不是全部出动。
毕竟20多万人一下子出动,到达目的地那是不可能的,他需要分批分段分目标。
有人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何况20多万。
所以他们第一部分出来的人员是灵活的摩托化步兵师部队。
他们在预估了在中日对战的情况下,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团必定会抽到大部分兵力南下跟日本人在对抗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矿坑和矿洞那些范围看守战俘的,就不会有太多的人。
所以他们只出动了两个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大概3万多人左右。
他们两个师兵分两路,每个师长都会拿着一张地图,地图上有矿坑矿洞的大概位置,那里就是英军被俘虏的人员。
是的,他们前期送过来那个优秀的勘探专家,已经大致的给他们标好了这些所谓的矿坑矿洞的所在。
他们只需要按照地图一个一个的循过去,然后解决掉守军解救这些战俘就可以了。
然后,是第二阶段的兵力,除了行动异常迅速的摩托化步兵师之外,剩下的就是他们的中坚力量,装甲师,以及机械化步兵师。
现在世界上的军队基本上都会,把装甲部队跟步兵部队掺杂在一起使用。
当然很多装甲师本身有坦克也会有步兵,因为坦克这个东西本身来说,它的防护说强也强,说弱也弱。
如果没有步兵的话,那只是一个活靶子,活棺材。
但是如果有步兵跟坦克互相搭配的话,那也是地面的王者,最起码在这个时间段是地面的王者。
当然这个前提是直升机还没有研究出来,直升机上面的对地攻击武器也还没有研究出来的时间段。
坦克,一辆防护极好并且有步兵与之配合,步坦协同极为优秀的的坦克,那就是步兵们的噩梦。
坦克最容易被攻击是在什么地方,在路上。
特别是经过一条狭窄的道路时,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用反坦克炮击毁了前面一辆,后面一辆,直接把中间所有坦克堵在那,那就是砧板上的鱼随时剁都行。
但是这个必须要有地利,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你必须要掌握地利才能使用这样的战术。
而刚好野人山地区,俗话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说的就是这样的地方。
常常开一条路,旁边就是悬崖峭壁,然后他们是在半山腰上开出来的路,这种的话如果是在这种路上被堵住了只能死路一条。
(不了解的可以去看滇缅公路,那个有些地方就是开在半山腰中过去的,一边就是悬崖,一边就是山壁上方)
在鸭绿江南边,未来有一个班的英雄,区区十几个人,手持简陋的武器,就是这么消灭了老美的11辆坦克。
就是用的这个战术,把最前面的一辆坦克给炸毁,把最后面的一辆坦克给炸毁。
那么,在中间的所有坦克都是鱼肉,案板上的鱼肉。
据说那个班的英雄,才牺牲了两个人,就干掉了对方的11辆坦克以及几十个坦克兵。
野人山这里的地势跟那边,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相对来说更为凶险。
所以,英国人的一个坦克旅,就是这样被堵在了半山的公路上。
因为旁边两个山头有人架起了反坦克炮,直接一前一后,就把那个坦克旅的坦克全部困在那条山路的中间。
英国人犯了未来51年美国人的错误,他们急于赶路,甚至连仔细侦查都没有完全做到,所以陷入了这样的境地,也是活该。
51年,美国人是大意了,他们的坦克是被反坦克手雷给炸的。
可是现在英国人犯的错误,就算他们仔细侦查了,也没想过在另一个山头还有个炮兵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