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爆破整个襄阳城震感强烈,大家都以为是哪里地震了。虽然除了铁血军和少量的襄阳高官之外,都不知道这次爆破的内情,但这么多人要完全保守秘密几乎是不可能的。
流言还是慢慢地传开了,最靠谱的是说欧阳统制的巨型震天雷炸塌了一座山,不靠谱的就是什么天雷降罪啊,什么欧阳统制练成了毁天灭地的功夫之类的。但无论哪一种,老百姓大都当作谣言罢了,谁也不相信那么大一座山倒塌是人力所为,而鬼神之说也只有少数愚夫愚妇才相信。
欧阳潇潇又一次得到郭破虏传来的消息,忽必烈已经同意了张弘范“先南后北”的主张,攻宋计划已经排上了日程表。这襄阳城储备粮食号称能支用十年,虽然算不上夸张,但十年的储备粮食如果不定期晾晒的话是一定会变质的。而定期晾晒十年的存粮从人工到场地都要求太高,真打起仗来很难做到。
上一次欧阳跟随海都汗出征,见识到了蒙古版的“压缩军粮”—――牛肉干和奶粉,也产生了做压缩军粮的想法,既便于大量储存,也不易变质。但宋朝的地盘可没有大量的牛羊,压缩军粮只能考虑淀粉类物质。通过对三星堆铜书中《压缩军粮篇》的学习,因地制宜,欧阳准备好了制作方案,报给了吕文焕批复。
吕文焕对他的能耐已经没有半分质疑,既然他说要造一批耐饿又能长久储存的军粮,自然是全力支持。
稳妥起见,欧阳还是决定先做实验,再大规模制作。宋代的粮食虽然以稻米为主,但军粮一般是五谷(稻、黍、稷、麦、菽)俱全,也就是大米、黄米、小米、麦和豆类。
为了不浪费,欧阳按照襄阳城的存粮比例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磨成粉后,再加入水做成面团状。再将面团弄成小颗粒,找来爆米花师傅进行膨化。再把类似于爆米花的膨化物磨成粉就得到了膨化粉,这是压缩饼干的的主要原料。
本来做压缩饼干还需要糖、油和少量的食盐及其他添加剂,食盐是必须的,要的也不多,不然士兵们的食物没盐分是没力气打仗的,但油在那个时代成本就太高了,他决定省了。至于糖,在宋代石糖(即蔗糖)是很贵的,但饴糖(麦芽糖)却非常便宜,所以就因陋就简加入饴糖。
再次用水将膨化粉、饴糖和盐和成面团后,放入木模中切成块,然后上火烤。烤干之后再晒几日就成了。
这样得到的饼干含水量极低,而且不易吸水,不易变质。饼干经过膨化使淀粉颗粒膨胀并糊精化,淀粉分子链被打开,增加了食糜颗粒的表面积,可以提高消化率,同时使部分蛋白质肽链裂解为肽和氨基酸,蛋白质的吸收率也大大提高。
淀粉经过膨化还具有特殊的烤香味,能明显改善口感,又安全卫生。如果不做膨化这个流程做出来的“压缩饼干”就会很坚硬,牙口不好根本咬不动。每次得靠水慢慢泡开,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柴禾,要知道围城的时候,由于不能去城外打柴,柴禾也会是紧缺物资。
欧阳尝了一口那晒好的饼干,粗粝、干涩,虽然略有一点甜味,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不禁皱了皱眉头。段婉兮和莉拉也好奇地尝了一块,竟然齐声说香……也难怪,欧阳自己小时候对膨化食品都完全没有抵抗力,这些没吃过“旺旺雪饼”的古人,当然会觉得这玩意可口了。
压缩饼干算是制作成功了,但又一个难题出现了,襄阳城爆米花的匠人就一个,也就是说“膨化机”只有一台。也是,当时哪有多少人有余粮做这种玩意啊,何况铁产量有限,做几十上百个铁疙瘩还不如多造几条枪呢。
没办法,大规模生产只能省掉膨化这道流程了,替代方法就是“九蒸九晒”。还是把这几种食材磨成粉,和水,装入模具中切块,蒸熟,晒干。然后再蒸,再晒,经过九次蒸晒之后,饼干会越来越紧实,到最后简直坚硬如铁。这“古代版”压缩饼干就算完成了,至于口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