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安无事。
既然案情已经查清楚了大理寺很快给了李如松最终判决。
按照大宋律令李如松被判充军发配三年,发配地是沧州。
平阳侯不拿着父子两代为大宋出生入死的功勋来作为人情向今上讨要李如松一条命,自然李如松的最终归宿就完全由大理寺按照大宋律令来执行了。
大理寺卿是东宫的人,自然在判李如松的充军发配之地时会宽容很多,发配至沧州距离开封不算太远,最要紧的是沧州不是岭南这样的穷山恶水之地。
按照大宋的律令犯人一旦定罪了那是要脸上刺字的。
李如松那张俊美的脸上被此上了字,这辈子也就不可能消失了,这是他一生抹不掉的污点。
好在是命保住了,脸上被刺字就刺吧。
潘李两家的这场纠纷随着李如松被发配充军也就此了结了。
有些人原本想着利用这件事对东宫做些文章的,可自始至终东宫那边都没有给他们要做文章的机会。
就在李如松被发配的第三日东平伯出现在了太子书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