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出来道:“皇上不妥,六部尚书皆为国家栋梁,哪能说当就当,陈知山纵有泼天之功,奈何年纪尚轻,资历太浅,等磨砺几年,再考虑升官吧。”
见庄元魁站出来反对,众人顿时愕然。
庄元魁和陈知山不是关系匪浅吗,这会儿怎么又跳出来反对?
莫非两人已经决裂,那以后他们可要慎重考虑和陈知山的相处模式了。
“太师,那你的意思是?”赵千士茫然问道。
庄元魁抚摸着胡须,笑道:“幽河州这次被战火摧残,百废待兴,正是兴建之时,临时换人,最后还是百姓遭殃,臣建议,就让陈知山留在幽河州,继续当他的知州吧。”
“…”
赵千士不解,“可太师,陈知山这么大的功劳,要是不封赏的话,天下人会怎样看朕?”
庄元魁悠悠道:“皇上莫急,资历功勋如细水长流,绵绵之中,总会汇聚成江河湖海,他现在不过二十出头,委以重任为时尚早,为了江山社稷着想,还是先磨砺几年,再行封赏吧。”
赵千士眼珠子转了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官可以不升,但是朕记得陈知山是幽河侯吧,干脆晋爵一级,封幽河公吧。”
“幽河公?公爵?!”所有人都愣了。
大楚自开国以来,对爵位赏赐甚为吝啬,就只有开国功臣获得国公爵位,但是人数也不过数十。
他们是大楚开国功臣,获爵无人敢反对,直到如今,那些爵位也跟着子嗣后代传承下来。
朝廷不介意高官厚禄,因为不管你有多极尽荣华富贵,终究只有你一人享受。
就像庄元魁,现在他是名副其实的当朝第一人,文武百官谁敢不听他的命令?
可别看他现在位极人臣,等他死了之后,庄家就失去了顶梁柱,或许近几十年余威仍在,能够保住庄家依旧旺盛,但几十年后呢?
封爵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世袭罔替的爵位,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你享受的荣耀,后世子孙也能够享受,只要没有哪个脑子有问题的家伙造反,就能一直传下去。
想想看,别人寒窗苦读几十年都没有出头之日,结果你一出生就继承了爵位,享受着别人奋斗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荣华富贵。
凭什么?
大臣们不高兴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这个殊荣。
庄元魁挑了挑眉头,但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默默回到了朝班。
他不反对陈知山升官,只是此人必须要留在幽河州。
这次要是南诏骑兵跟赵元享配合攻城,越州多半会失守,届时大楚起码会被分成南北两国,天下烽火狼烟,这是亡国之兆啊。
幸好有陈知山出面,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幽河州这座小城,挡住了南诏骑兵洪流,扭转了整个战局。
所以这也让庄元魁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让陈知山留在幽河州,由他来继续守住第二道防线。
官职不能动,至于封爵嘛…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皇上,陈知山功劳滔天,确实可以封赏,但是诚如庄太师所说,他年纪尚轻,哪能担得起国公之重位?”礼部尚书秦英率先出班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