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家立业,成了顶梁柱,家里根本离不开他们。
要是他们去上学,一个家兴许就垮了!
更何况,上学还需要纸笔墨砚,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陈知山听冯启他们说完百姓的难处之后,当即就咬了咬牙,道:“那咱们就免学费,还有书院里提供一日三餐,保证让每个孩子都能吃饱。”
妈蛋,书院已经建了,老师也在找了,这个时候总不能放弃吧?
反正学生再多也就几百人,现在他连一万灾民都资助了,就算再多几百个又咋样?
所以,陈知山只能忍着痛,一定要让这些百姓同意让孩子上学!
不然这幽河县就像是一个用沙子堆积而成的摩天大楼,随时都会坍塌。
现在,他就当是提前投资,只要有学生出头,那就是百倍的回报啊!
冯启咽了口唾沫,道:“大人,真要这样吗?”
书院免除学费,还包一日三餐,这特么哪里是书院啊,简直就是善堂!
陈知山道:“以后幽河县肯定会迅速发展,如果一个地方少了人才,那也只是昙花一现,所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这个书院必须开,同时还得让孩子们有学上!”
冯启沉默了一下,这才拱了拱手道:“下官知道了。”
…
于是,又一条政令张贴在了县衙门口的告示栏上。
路过的百姓看到这政令时,一个两个顿时就惊呆了。
然后在第二天,去书院报名的百姓就多了起来。
当然了,还是十一岁以下的孩子居多,十一岁以上的小孩也有,只不过都是没成家的,像那些成家的小孩,迫于家庭压力,还是没能来读书。
还有一些更加奇葩的家伙,居然给几岁的小孩子也报名了,最小的一个甚至还不会走路,只能被他爹娘给抱着。
陈知山看到那些涕泗横流,连路都走不好的小孩,这脑瓜子顿时就开始嗡嗡作响了。
这些孩子,也太小了吧…
不收吧,有点打脸,毕竟他之前还说全县小孩都有上学的机会。
但是收嘛,这些小孩子都才几岁,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也不是这么抓的嘛。
“算了,老子忍!”
万事开头难,陈知山还是决定让忍下来。
大不了自己再额外整个幼儿部,把这些小孩单独集中管理。
但是,看他们这态度,这些小孩没个几年肯定是离不开书院了,一想到未来几年自己要替别人养孩子,他这心里就感觉乖乖的。
这大概就是冤大头吧,头疼,心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