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盛老太太准备的赏菊宴很快就到了,众多达官贵人携其家眷共同赴宴。
这天盛府宾客云集,年轻的公子小姐们依旧分为东西两席,院里的菊花争奇斗艳,开得如火如荼,像一团一团迎风飘扬的火焰。
顾扶华跟在盛老太太身边,替老太太收前来送礼的宾客递上的礼品。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袭蓝衣,冰肌玉骨,头上的钗环错落有致,一举一动都是大家闺秀的典范。这样的顾扶华在一瞬间就吸引到了众人的目光。
其实今日她本不用来收礼的,但盛老太太今日叫她陪伴来收礼,无疑就是在告诉众人顾扶华已经是盛府的人,而且极受盛老太太的重视。
而今日赴宴的顾扶华其实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她今日故意换上一身端庄淡雅的蓝色衣裙,头上的珠钗也是她精心挑选的。
京中的夫人们无非就是喜欢端庄稳重、大方得体、八面玲珑的女子做自己的儿媳。要想嫁到一个如意的夫婿就得先广撒网,第一步就是先博得众夫人们的好感。
雍朝婚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自己还没挑选到合适的夫婿,先给众夫人一个好印象总是没错的,万一里面就有自己未来的准婆母呢?
待到众宾客来得差不多之后,送上的礼品也已经清点得差不多了。盛老太太一双眼睛不着痕迹地四处观察,而后对着顾扶华使了个神色。
顾扶华会意后,盛老太太身边的崔嬷嬷马上高声喊道:“我们盛府的扶华小姐茶艺是一等一地好,就连府中的四爷也是赞不绝口的,今日诸位赏脸来盛府赴宴,便让扶华小姐为大家献上几碗好茶吧。”
四爷指的便是盛京墨,崔嬷嬷在此提及盛京墨,就是在无形中向大家表明顾扶华的身份盛京墨也是接受的。
秋日的阳光胜在温润,顾扶华坐在茶几前,一双玉手灵活地仿佛能翻出花来,不一会儿茶香四溢,飘满了整个院子。
一众夫人们目瞪口呆,待到茶碗送到诸位的桌子上时,品尝一口沁人心脾的茶香涌入味蕾,最要紧的是饮完后醇厚的茶香在喉咙经久不散。
“没想到扶华小姐茶艺竟如此之好。”喝到好茶的公子哥们忍不住开口赞叹。
接下来宴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应酬,盛老太太都交给顾扶华来处理。不过不是真的交给顾扶华处理,而是指派得力的丫鬟跟在顾扶华身边处理,这样在明面上就算是顾扶华管理得当,可实际上顾扶华也不用操心什么。
看得出来,盛老太太是在为顾扶华打点好一切,好让顾扶华在宴席上崭露头角。
处理事情打交道不愧是跟夫人们混熟最快的方式,短短一个时辰,就有诸多夫人看到了顾扶华“出色的处事能力”,对顾扶华青眼有加。
“扶华能够养在老夫人身边,果然是养得极为出挑的,不光模样好,茶艺也好,就这处事的气度也是像极了老夫人的。”
此时此刻,顾扶华在心里想:这些事都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处理的,当然像老太太了。
不过她当然不会在脸上表露出来,此时此刻就只需要端着身子点头微笑,再倒上一杯茶。
其实在西苑中,宴席礼仪,接人处事她们都有详细地学习训练过,经过她多年的研究,她总结出了一个点:参加宴会,就看谁够装。
比如说,此时明明桌面上摆满了美食,明明赏了这许久的花也该饿了,可众人都只会拿起一块尝一小口,再邀请别人也来拿起一块尝一尝。
顾扶华如今在桌面上就是一直在微笑点头,做出认真倾听深度赞同的端庄模样。正当她笑得脸都快僵了的时候,盛老太太来了。
“诸位夫人,不知我家华儿有没有叨扰各位。”
“自然是没有的,这孩子聪明乖巧,那行事气度果然与老夫人当年如出一辙……”
众人又再说笑几句,盛老太太突然对着顾扶华说:“好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