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白先生却是把《蜀道难》放入到了历史时空当中,因此,在阅读这篇诗篇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非常强烈的想象。”
“换句话说,就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时候的那种感觉,以蜀道周围的那些高山峻岭的奇,险,还有怪,甚至是力量的冲撞等等。”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任何一个诗人的力度,能够达到李白先生在这首诗歌当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强度。”
随着孙老将这番话说出来,屏幕之中的画面,也应题的切换到了蜀道之中。
看着画面当中的这些高山峻岭,以及那条蜿蜒崎岖的小道,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无不感慨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孙老将有关《蜀道难》的这首诗篇的一些详细的内容讲述完毕之后,林江继续缓声的说道。
“心气高昂的少年,多年之后,被长安城泼了一头冷水。”
“那一刻,蜀道之险,与仕途之难,在李白先生的内心之中叠合。”
“就像是孙老方才所说的那般,在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完全能够看到李白先生内心深处的感慨。”
“但是事实上,我觉得,对于李白先生来说,不仅仅只是蜀道难,应该是世路艰难。”
“而我们这些后世之人,作为一个读者的身份来看的话,也未尝不能够将其理解成先生这一生坎坷的境遇,亦或者说,先生遇到了一个自己不可逾越的东西。”
“除此之外,在这首诗歌当中,不仅融合着最奇特的自然山水,而且还融合着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感触到的那种人生的险恶。”
“也正是因为这种中的原因,这首《蜀道难》,才能够成为李白先生最有成就的诗歌之一。”
“也就是说,先生的这首《蜀道难》一出,就直接将之前的那些同题的诗歌,全部都比了下去。”
在林江将这一大串的内容说完之后,他缓缓的停了下来,仿佛是为了给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方才自己所说的那些内容。
片刻之后,林江才展开了一个新的话题,当然了,这依然是围绕着李白先生的仕途之路。
“在公元732年的年末的时候,身心疲惫至极的李白先生,终于从长安城回到了安陆。”
“也就此开始了自己十年隐居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李白先生,看上去,就像是以为无意于仕途的人一般,构石室,开山田,每天赋诗饮酒。”
在林江说道这里的时候,一旁的孙老紧接着补充说到。
“李白先生一开始想走的那条道路,就是治国安邦的道路,但是,前面我们也已经说过了,这一条路,很多人都是走不通的。”
“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就回寄情于清风朗月。”
“要知道,在南北朝时期的时候,谢惠就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入我门者只有清风,跟我一起饮酒的,只有朗月。”
“也就是说,这在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传统,到了李白先生这里,仍然认定,虽然说,别的东西,是自己没有办法能够左右的,但是,清风朗月是不用钱买的。”
“而这样的情怀传到宋朝之后,欧阳修先生就说,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苏轼先生在《前赤壁赋》当中,用一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可以说,这种清风朗月,就是我们华夏古代一以贯之的情怀,而这种情怀,基本上就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在儒道互补的格局形成之后,就成为了我们华夏人精神的一个退路。”
“同时,这一点也是我们华夏诗歌的一个重要的出口。”
听着孙老所讲述的这一番充满了专业性的内容,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只觉得自己仿佛在不知不觉当中,进入到了一个课堂当中似的,再一次的梦回学